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柳州卷煙廠制絲車間團支部書記朱琳遇到了一項新課題。
這位常年與煙絲生產打交道的青年女工,同時也是廠里的氣排球隊骨干,曾經策劃過各種規模的文藝活動,擔當過主持人和舞臺編劇。可是這一次,她接手的是柳州卷煙廠制絲車間的重點攻關QC課題——降低膨脹線燃燒爐熄火頻次項目組長的職務。
第一次“挑大梁”,無疑又是一次全新挑戰。本次QC課題是2013年制絲車間“一團一品”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備受車間青工的期待。面對較為陌生的創新領域,小組成員一無指導,二無外援,一切不得不從頭開始。從課題現狀分析到制定實施措施,一班人馬都是清一色的一線員工。大家找資料學習提高,向經驗豐富的專家、師傅請教,開碰頭會交流討論,忙得不亦樂乎。工作之余,這些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學習熱情再一次迸發出來。
“讓團員青年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通過‘一團一品’這條紐帶把青年團員本領提升與企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源。”制絲車間團支部副書記蔣漢城如是說。在他看來,制絲車間“一團一品”工作牢牢把握“三不”方針:脫離團員青年現實基礎的工作不做;偏離企業黨政中心主題的工作不做;沒有經濟和人才效益的工作不做。車間團支部著力強化基礎性工作,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從2011年以來,不斷研討制定和完善“一團一品”工作方案,并組織一系列活動,促使團員青年樹立愛崗敬業的責任心和崗位成才的自信心。
“這個活動正合我的心意”
去年,朱琳走馬上任制絲車間團支部書記。上任伊始,她在與車間團員青年交流中發現,青年團員對于團支部的有些工作“無印象、沒感覺”。
“我們團支部下了那么大力氣,花了那么多心思,投入也不少,怎么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呢?”部分團干在一次團支部委員工作會上不解地問道。
“如果團支部的工作不能滿足團員青年的不同訴求,不能保持與團員青年的密切聯系,他們怎么可能對你的工作有印象?連印象都沒有,更不要說產生凝聚力了。”團支部組織委員王盛飽含對團工作的使命感激辯直言。
經過多次探討總結,團支部形成了優化“一團一品”活動資源分配的新思維:盡一切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將節省下來的資源用在需要的地方,讓財力、物力、人力全方位向一線集中,形成工作合力。
2012年9月,制絲車間團支部為了更好地貫徹“開門辦支部”的工作思路,主動與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采購中心團支部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團員青年深入了解五菱公司規范的企業文化建設、國際化的視野、持續改進管理理念。在學習交流活動總結會上,青年團員李景欣深有感觸地說到:“這個活動正合我的心意。我覺得我們支部不僅要在支部內部‘對標準找差距’,同時也要向先進企業看齊。通過與先進組織和先進個人進行認真對比并全面認清自身存在的差距,找準問題所在并結合車間實際加以整改落實。”
2013年元旦期間,幸福的笑臉和歡樂的笑聲讓柳州市聚玩桌游吧里變得異常溫馨,帶給這個寒冷的冬日以“濃濃暖意”,這是該車間團員桌游比賽的現場。那天晚上,卸下了一年來的工作疲憊,或是在小小的四方桌上奮力較量,或是在不大的圓桌上傾心交談,感受著團組織的關心照顧、同事間的深厚情誼,每一名團員青年的心都是熱的。
活動激發熱情,溫暖凝聚人心。團組織的關心關愛讓團員青年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工作。據統計,2011年至2013年,該支部團員青年向企業提交TnPM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議30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200多萬元,先后有三名青工榮獲柳州市“青年崗位能手”,制絲車間團支部也因工作成效突出,連續三年榮獲“柳州市先進基層團組織”榮譽稱號。
“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
2011年11月,隨著制絲車間膨脹煙絲生產線全面投產。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作為車間中堅骨干的許多青年團員紛紛進廠加班,搶生產周期,趕產品數量,保時間節點。
生產計劃已經延長安排至星期天白班,而煙草行業技能鑒定考試也迫在眉睫,如何在確保生產質量的前提下,幫助青年團員取得一個好的成績呢?車間團干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團支部小組討論會上,大家紛紛提出,煙草行業技能鑒定考試日期日益臨近,各自為戰、單槍匹馬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團支部宣傳委員周珂全不無擔憂地說道:“在生產產能不斷加大的大背景,支部就是團隊,就是整體。我們不能光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團員之間應該攜起手來。”
“有沒有一種互幫互助的機制讓所有人走得更遠走得更好呢?”團支部文體委員梁明輝陷入深深地思考。生產間隙,他與團支書朱琳反復琢磨著,著眼于“一團一品”活動的精髓,嘗試著將各個班組的青年團員根據“煙草檢驗工、煙葉制絲工、膨脹煙絲工、煙機設備修理(制絲工)”等多個報考工種統一分組,以煙葉制絲工小組作為學習試點小組,并通過集體學習、技術專家現場輔導、課后效果書面評價的形式引導他們逐漸形成戰斗合力。不久,大家發現試點小組中的成員不僅個人學習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還逐漸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這讓其他團員羨慕不已。接下來,團支部將試點小組成功經驗向其他學習小組進行了全面推廣。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該團支部的所有團員都找到了自己的工種學習小組,各小組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團員之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大家在成長中學習,也在學習中成長。
2013年8月,煙草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順利結束。制絲車間青年員工通過人數以73.2%的高增長率笑傲群雄。不少團員回憶起在學習小組的學習與工作時,更是感慨萬千,因為他們曾經努力過、并肩戰斗過。已通過的煙葉制絲工中級考試的團員黃其忠感觸良多地說:“這是一個特殊的集體,一個充滿溫情的集體,更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
深秋時節,制絲車間團支部“一團一品”活動早已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工作思維。修理工賀朋濤決定再去膨脹線松散筒看看,他在“降低膨脹線松散筒出口水分標偏”QC小組中和該崗位團員譚國強成為好朋友,他想聽聽譚國強所提出的解決遺留問題的新想法。國慶期間,電工唐平江和冷端操作工鄧立強正在根據“SP27型浸漬下蓋篩網拆裝工具的研制”QC小組的成果材料制定《設計方案說明》、《效果評估報告》、《日常維護守則》等一系列標準化文件,填寫《QC小組活動成果認可書》,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假期。
“我們在‘一團一品’中認識了大家、理解了團員,和青年們建立了深厚感情,通過‘一團一品’這個紐帶,團員之間的感情深了,本領強了,心更齊了。現在,‘一團一品’活動不僅僅是廠團委的要求,更是我們的內心需求。所以我們將始終堅持朝著這個方向,一路前行。”團支部書記朱琳道出了團干們的共同心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