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還未做好的配方煙。右圖:品煙師桌子上有大把吸掉的煙頭。
?
左圖:卷煙廠里正在制作香煙。右圖:老高在品吸香煙中。
煙草作為一種商品,在這個世界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天天與其“親密接觸”。而品煙師這個行業,對于普通市民甚至是許多煙民來說都是陌生的。很多人可能會說,他們的工作不就是吸煙、品煙?但誰又知道,它需要人在煙草、香料與卷煙紙中尋找最佳平衡點。
對于天天吸煙的老煙民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能在香煙面市前,品鑒各種煙絲,得是何其快樂啊!那品煙師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這份職業的呢?讓記者帶你走進品煙師“煙霧繚繞”的世界。
配方 做成一個配方要抽幾千支煙
品煙師的主要工作是做配方
第一次見到品煙師老高是在他們單位的吸煙區,三四十歲的年紀,短袖、長褲,身邊還有少不了的煙霧。那是8月底的一個下午,記者好不容易說服老高接受采訪。當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距離他的下班時間還有一個小時,老高正和幾個同事一邊抽煙一邊聊著天,看見記者來了,連忙滅了煙頭。可在采訪期間 ,他也沒少抽煙,記者特別留意了一下,他一個小時至少抽了8支煙,但并不是每一支都抽完。
“做品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做煙的配方,這需要了解很多知識,不了解的人會以為這份工作就是抽抽煙、說說感受這么簡單,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老高在品煙師這一行已經做了20多年了,雖然自己還是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是也非常了解其中的辛苦。“一種新產品,從一開始做,我們就要把全國各個產區的煙都抽一遍,而且是抽煙葉,那應該是最辛苦的吧。”哪個煙葉可以在配方里用,哪個不能用,哪個作為主料煙,哪個作為輔料煙,哪個作為填充料,這都要靠一張嘴去品吸。說到這里時,老高臉上流露出一絲嚴肅的神情。
“因為全國煙葉有42個等級,而每個地區每個等級又不一樣,你想想,這得有多少煙葉。而一個配方里,最后定卷煙配方的煙葉等級,一般有二三十個,多的甚至三四十個。這樣測下來以后,光煙葉就要抽幾百個,所以這個工作是相當辛苦的 。并且我們做這個配方煙,掌握的知識也要全面一些。
第一,煙葉分級,不說很精通,但你要懂,每個地區的煙葉都有什么特點,比如云南煙葉的特點、四川煙葉的特點,然后了解各大煙區的特點,它在配方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在香氣中能提供什么效果。第二,就是卷煙材料,做一支煙,我要用多大透氣度的卷煙紙,然后多少卷煙紙的定量,也要你去掌握,如何將各種材料配合起來使人抽著舒適,還能滿足卷煙的設計需要,這也是一個慢慢試驗的過程,去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還有一塊就是卷煙工藝,也需要有所了解,現在一般都是片煙,加料、除雜、切絲工種工序,很多工藝方面的東西,你也要懂一些。不然到時你做出一個配方來,人家卻沒法做,那也不行。所以,小小一支煙,學問是很大的 ,牽扯到方方面面的知識。”
配方銷路好,才能晉升
當記者問起品煙師除了做配方還有哪些工作時,老高說,其他也沒什么可說的。“就這一個配方,就包括好多內容的 ,做一個配方的流程剛才我已經說了個大概……”不過記者還是比較關心品煙的話題,像一個大型的卷煙廠一般有幾個品煙師?他們的工資收入高不高?但是提到這些非常識性的話題時,老高雖然并沒有直接拒絕回答記者的問題,但卻字字謹慎。
“品煙算得上一個職業,像我們廠里,就有十幾個品煙師,在另外一個市那邊還有十幾個,整個企業應該有二三十個品煙師吧,大家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做煙草配方這一塊。”“你們這個行業有職業評級嗎?”記者問。“那倒沒有,不過有主任工程師這個說法,至于怎么由一般品煙師升為主任工程師,以前也沒有什么硬性的條件,就是你做得好,成績比較突出,到時候就可以給評上。”老高說 ,主任工程師的考量標準主要是業績,就是你做的配方銷路很好,大家對產品的評價都比較好。當然主要還是看銷售情況,銷售越好越容易評上,但是有一點,煙做得好不一定賣得好。
“我現在就是主任工程師,我所在的企業里,主任工程師還是比較多的 ,但具體有幾個,占多大比例我也不太清楚。”單從工作來講,做一個配方,最快也得要三個月,有時候做得高檔一點,精細一點的話,得半年甚至一年時間,因為它需要品煙師反反復復去嘗試。
“既然品煙師在整個煙草企業中處于這么重要的一個位置,工作強度又這么大,收入應該也很高吧。”對于記者的這個問題,老高的回答有些模糊。“一般吧,我感覺應該是中等偏上一點,不算太高。”不過,當記者問他做一個三個月的配方得抽多少支煙的時候,他倒是回答得很爽快。
“像我,做一個配方出來,3個月的話,估計也得有上千支煙吧。為什么這樣說,因為一個配方要用二三十個等級,每個等級要抽好多個品種的煙葉,首先做一個配方就要抽一兩百支,而你第一次做還不一定成功。做完一個配方后,同事幾個在一起都抽抽看,領導抽抽看,哪里還有毛病,哪里還有修改,還得接著抽,我覺得上千支還算少的。真正把一個配方做出來的時候,幾千支煙都能抽了吧。”
品煙 從第二口開始,得把煙全吞下
第一口煙一般都會吐掉
品煙師品煙跟一般人抽煙,不同點在哪里呢?“平時消費抽煙吧,到口腔里,啪一下就吐出來了,我們做品吸的,要抽滿口,然后下咽,然后再呼出,這是有專門評級方法的——整體循環法。并且單單這個品吸呢,它就分好多個方面。一個是從香氣制造來看,它包括一些香氣的韻調,比如是清香型韻調還是濃郁型韻調,是甜香還是焦甜香。各種香氣的韻調都不一樣,你要品吸它這個香氣是不是豐富,是不是優雅,是不是細膩,這些都需要通過我們品煙師抽煙去判斷。”他還告訴記者,煙氣從口腔進入肺部再吐出的過程中,大腦還需要思考這支煙的舒適程度怎么樣,各種指標情況如何,這一切都得靠一張嘴去吸去品。”在記者的要求下,老高一邊講著,還點燃了一支煙,給記者一一演示。“不過現在提倡跟消費吸煙的習慣相結合,以前是單純用這一種方法去品煙,現在呢,也要靠近消費者的抽煙習慣,跟他們的習慣去結合一下,兩方面結合品煙。品煙的過程像教科書上專家所說,點上煙第一口吐掉不算,因為怕有火源的干擾,得從第二口開始,然后要吸滿口,在口腔里稍作停留一會,這時候就開始判斷這一支煙的各種指標了 。”
“煙氣濃度、細膩感(喉部感覺)、余味、口腔刺激、豐滿度(品煙主要講究一個感官,可能這個還不好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吧),停留以后就開始往下咽,經過喉部,然后咽下去,在咽的過程中,喉部去感受勁頭大小(只能通過喉部感受)、刺激性大小 、煙氣細膩程度(鼻腔也可以感受)等指標。咽下去以后再慢慢地徐徐地呼出,因為是咽到肺里,所以可以呼出。呼出的時候就用鼻腔去感受一些指標,如香氣的優雅程度、香氣量大小 、鼻腔刺激、煙氣的細膩程度等指標。這一口煙,就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而一支煙,又要經歷很多個這樣的過程反復,才能大體把握各個指標。知道這個煙做到什么水品了,是已經差不多了,還是需要改進,舒適性怎么樣,香氣怎么樣。一支煙判斷不準再抽一支,看看還有什么毛病再修改。”記者聽老高說起品煙的過程,感覺這么復雜,可看他在那兒吸可就容易多了,最多1分鐘,只吸了三口他就把煙滅了 。
好抽的煙要滿足三感
記者問老高,煙抽多了會不會不舒服,老高說,“那肯定會不舒服。我做品煙師這一行這么多年了,我自己知道,身體受到了多大的傷害。比如我最近早上起來,喉嚨就老感覺不舒服,痰也比以前多了,有時還會胸悶。不過,我現在耐煙量比較大了,一天抽個五六十支煙都受得了。要是一般人跟我們做品吸的一起抽,特別是那種勁頭比較大的煙,兩支煙抽完就得難受。”
老高還說,“一般我們正常品吸也就抽個一兩支煙,問題是我們在抽煙時腦子還得集中,不是跟一般人抽煙那樣,可以把煙咽下去也可以不咽。我們是得把煙全部吞下去,然后慢慢往外吐,一點點地去感覺,然后腦子就開始轉,對煙進行各種分析,幾十個指標都得一口一口品出來,得用腦子和心去感覺這些東西。”
“你覺得比較好的煙抽上去感覺是什么?”“現在全國的高檔煙這一塊,應該就是看它的三感:舒適感、愉悅感、滿足感。先講愉悅感,就是說這一個煙的香氣指標,一抽就覺得香氣很好,給人一種愉悅的享受,這是說的煙的香氣部分。香氣是不是豐富,透發性如何,香氣是不是細膩、明快、悠長,這是對香氣愉悅感的品鑒指標。舒適感就在口腔,余味比較清爽,比較濕潤,入口比較和順,這就是一種舒適感。還有一個就是滿足感,人抽煙都是一種生理需要,需要在煙絲中尋找一點滿足感,所以需要煙有一定的勁頭,但勁頭大了也不行。總之呢,我覺得,一支好抽的煙在于和諧,無論口感還是外觀,都給人一種舒適愉悅的感覺。”
品吸方法要向消費者靠近
“我們的品吸方法應該向消費者靠近。得以他的方法去抽,覺得這支煙好抽,這支煙不好,那我們就要捉摸一下,為什么消費者覺得這支煙好,好在哪里,然后把他們這種抽煙習慣、抽煙方法、他們喜歡的指標,轉化為我們的專業知識,我們再去做,向他們去靠近。抽煙這件小事啊,可能就像穿衣,有人喜歡紅的 ,有人喜歡綠的 ;也像喝酒,有喜歡喝濃香型的 ,有喜歡喝醬香型的。”按老高的說法,煙也是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