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團去荷蘭考察,辦完各種出國手續,臨行前,因為異國落地,各種公務活動要一周,領導特意叮囑我備足“口糧”。查了相關資料,自帶兩條香煙不征稅。同行的大小“頭”們幾乎都是“煙猴子”。我想克制一點,相互調劑應該沒問題;再說,實在不夠,手里攥著歐元,人家發達國家經濟活躍,在哪里不能現買呀?飛機抵達,等行李時,在機上憋壞了,領導習慣性地掏出高檔國產煙,可我沒像以前那樣點上火,而是指著不遠處墻上“NO SMOKING”的告示,領導的手神經質地一抖,把煙悻悻地塞回口袋,苦笑,悄聲道:“小宋,這圖示我還是認得的。得,不抽就不抽吧!”
打的去訂好的酒店,沿途目光所及農舍、風車、草場和奶牛,領導邊感嘆荷蘭的農村可真美呀,邊在口袋里摸索著什么。我琢磨著在車上抽煙可能更不妥,煙霧彌漫,味道不好受,再說煙蒂隨便扔在外面恐怕別人也不習慣。我小聲這樣說了,領導神情不悅。
按荷方主人的安排,我們參觀了幾處農場,考察了先進的奶酪制造、花卉種植和園林工藝,驚嘆荷蘭國土資源雖少,但它保持著好幾個世界出口第一。它生產的奶酪可以說是全歐最好的,花卉從種植到獨特的拍賣方式也享有盛名。最后,為了用特色農業做為突破點來強縣,我們有意就滴灌和花卉保鮮技術與荷方展開合作,聘請專家指導,并購買對方部分先進設備。
雖做了大生意,但荷方接待十分吝嗇,工作餐簡單,多用點冷飲和熱狗對付了事。洽談室桌上也不擺煙,自帶者想抽,苦笑著讓其到外面過把癮,且煙頭要摁滅,丟進指定垃圾箱里。由于限制多,領導后來表現出超強的自控力,偶嚼口香糖,其他隨行也競相效仿之。
隨后,大街上,歐洲之星列車上,超市里,甚至在衛生間,除了醒目的禁煙提示外,似乎總有一雙雙眼睛注視著你。除偶爾在車站專門的吸煙小屋看到老外吞云吐霧,其他場合難覓煙民。領導十分不解,商店的香煙賣給誰?本地人在哪兒抽煙?或許在自己家里?
考察結束,領導驚奇地發現,由于憋著少抽,帶去的香煙竟然剩下大半。看來習慣是可以改的,看具體是什么環境。回國后,在全體職工會上作考察報告,領導余興未了地說,這次出國他感受最深的是,人家“高鼻子”不怎么抽煙,這對身體健康、環境和節省資源都有好處。國外難倒吸煙人啊!談到極致,領導悠然從打開的煙盒里摸出一支,旁若無人地抽起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