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君武的漫畫,在世間常態里,挖掘出人性中許多習見的卑瑣現象;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批評著人群中可笑、可棄的不良行為……這使他的作品有了超一般時論的生命力。在華君武人生及藝術成長的過程中,延安時期給了他許多滋養。這使他終身受益,也永難忘懷。
華君武到延安之前,在上海一家銀行當小職員。當時他已經在《漫畫生活》《旁觀者》《群眾漫畫》等多家雜志上發表作品。在這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好友,圣約翰大學學生黃嘉音,讀到了美國記者斯諾的《西行漫記》,從中知道了在延安還有這樣一批熱血的中國人在為祖國奮斗,這引起了他極大的向往。不久,他決定奔赴延安。沒有告訴家里人,他只是由好友黃嘉音資助了一筆為數不少的路費,毅然踏上前往延安之路。從上海出發,他先乘船到香港,再經廣州,到長沙,再過武漢,直上重慶,轉成都,越秦嶺,到西安。在這里,他找到八路軍辦事處,見到了李克農,經李開具介紹信,華君武才算到了延安。這一路,從行程看,幾乎是半個中國,時間也花了整整3個月。
華君武到延安時,只有23歲。他先進了陜北公學,后來到魯迅藝術學院。在“魯藝”,他的身份是“研究員”,其實不過是高級班的成員。這個高級班里,并非都是畫畫的,像搞戲劇的阿甲,后來的著名電影評論家鐘惦棐等都在這里。
這批成員,當時都不過二三十歲,有著青年人的特別氣息。后來華君武回憶,一次打撲克,和詩人何其芳、作家周立波等一起。不知為了一點什么小事,他與周立波發生了爭執。周立波是湖南人,性格倔強,說著說著,就要動手。華君武不吃那一套,便告到院長周揚那里。周揚與周立波有些家門親戚關系,也知道不過為些小事,便安慰華君武:我說他,我說他……一場風波,這才趨于和緩。說起來,院長周揚,也不過30歲出頭。
另一件叫華君武記憶深刻的事,是只有青年人才干得出的。當時延安的物資極度匱乏,譬如煙草,這是稀缺產品,可那些早已養成習慣的人卻受不了。一次,華君武與戰友外出,恰巧路過一個馬棚。他們知道畫家米谷最近大犯煙癮,便撿了一點馬糞,搓成碎末,拿回去送給米谷。他們說,這是他們跟老鄉討來的,是山西曲沃的好煙。曲沃那一帶確實有一種外表很像馬糞的煙,當地人稱“馬糞煙”。米谷不明就里,拿起便抽了起來。抽了幾口,發覺不對味,再看看華君武他們,個個笑得前仰后合,這才知道上當。一怒之下,將他們臭罵一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