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我曾寄住在上海巨鹿路現(xiàn)在的作家協(xié)會對面的弄堂。記得當年我住的地方西隔壁是老虎灶,東隔壁煙紙店叫“新豐昌”。店老板是個戴瓜皮帽的老上海人,手里常常拿著水煙筒呼嚕嚕地抽煙。柜臺上有個鐵架子向上斜放著幾排大的玻璃瓶,里面放著鹽津棗、鹽津條、奶油桃干、彈子糖、棒頭糖、花生牛軋?zhí)恰Ⅳ~皮花生、梅餅、話梅等零食。還有鉛筆、橡皮等學(xué)習(xí)用品。店的后院有個葡萄架,黃梅雨天,長出一串串青澀的葡萄。記得那時賣的香煙是白錫包、綠錫包、大前門、光榮、飛馬、勇士、老刀牌等,火柴叫自來火。店里也有百雀靈、蛤蜊油、人丹、痧藥水賣,柜臺邊有打醬油、老酒的陶甕,一個漏斗、一個竹制長柄吊筒。舊時手紙叫草紙,色黃,一刀刀疊放著,當時用廁也有兒歌:“手拿黃板、腳踏地板,面孔一板……”柜臺里放著牙刷、牙粉。這牙粉,現(xiàn)在已經(jīng)絕跡啦。
西隔壁那間老虎灶里面,有張破八仙桌。天不亮就有人來喝茶、抽煙、閑聊。夏天來洗澡的人特別多,用的是木盆。燒水師傅整天忙忙碌碌,加水、加燃料、泡水、沏茶、捅灰。為啥叫老虎灶呢?我發(fā)現(xiàn)師傅每次往爐膛加燃料時,爐膛里立刻發(fā)出一陣很有震撼力轟隆轟隆的響聲,就像是一只猛虎在籠里吼叫!老虎灶的前部出爐渣處像一只張開的虎口,下面有水。那時候泡開水都是用長柄水勺、漏斗把水往熱水瓶、湯婆子里灌。我住的那戶人家的男主人是飯店大師傅,時常會送點熟菜給老虎灶的師傅下酒吃,所以我們喝水、洗澡都享受到免費的“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