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領導人都是煙不離手的,毛澤東更是如此。一開始呂相友并未注意到這個細節,慢慢地,他發現幾乎每次見到毛主席,都能看到毛主席手中夾著香煙。無獨有偶,常與毛主席在一起商談國事的劉少奇右邊下衣袋里總是鼓鼓的,裝滿了香煙,落座時,劉少奇的手總是習慣性地伸向衣袋拿煙。
為毛主席拍照十幾年,呂相友的攝相機里拍下了一張張毛主席手夾香煙的照片。毛主席的煙癮之大、抽煙時間之長都可算得上少見的。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一次次驚濤駭浪中,毛主席總是手拿煙卷,談笑自若地指揮著全黨全軍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但由于條件的限制,一些毛主席早年抽煙的情景并未拍成照片,所以呂相友拍下的許多毛主席晚年抽煙的照片就成為人們一睹毛主席抽煙風采的絕好載體。
從照片中看到,毛澤東不論出席重大會議還是接見外賓,都可稱得上“手不釋煙”,而許多重大決策也都是在彌漫的煙霧中思考完成的。香煙,可說是他的靈感來源。
呂相友在采訪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時候,聽他們說過毛主席的一些吸煙小細節:毛主席經常半臥在床上,一邊吸著香煙,一邊聚精會神地審閱文件或翻閱書報。香煙上的煙星常常不知不覺掉在床上,燃燒的煙星一遇到白布床單,當即就會燒出一個小洞,而這時候毛主席本人往往還沉浸在工作或閱讀中,全然不知情,等到發現的時候,床單上的小洞早已星星點點,數不勝數。
在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前,據說為了照顧不吸煙的蔣介石,毛澤東在同蔣介石見面時也不吸煙了。1997年,呂相友去重慶時,專門就這個問題采訪了許多知情人,終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確有其事。
1962年9月,在一次宴會上,毛主席又習慣性地點起一支香煙,一邊吸一邊微笑著環視四周,當他的目光正好落到呂相友這個方向時,早已有心等候的呂相友將這一瞬間及時抓拍下來。這張照片也成為他最滿意的毛主席吸煙的照片之一。從照片上能看到毛主席的牙齒由于長年吸煙,已經被熏黑了,在當時,這張照片如果刊登在報紙上,當然對毛主席的光輝形象有損害,于是圍繞著毛主席的照片就發生了一連串的故事。
當時,攝影師們為了保持毛主席的光輝形象,費盡心力將照片中毛主席被香煙熏黑的牙齒進行修正。但百密一疏。1966年9月,由于攝影師未將照片中毛主席的牙齒修好就刊登到報紙上。一群紅衛兵竟手拿皮帶沖到報社來,要對攝影記者進行批斗,嚇得記者不得不躲藏起來。
主席照片的“牙齒事件”還驚動了周總理。1966年10月的一天,呂相友帶著剛拍攝的毛主席照片,送到中南海陶鑄住地請他審定,陶鑄圈閱后,又指示呂相友將照片送呈周總理審定。西花廳里,周總理親自指示:在刊登群眾手舉毛主席的照片時,要注意將照片的黑框修成白框,防止群眾沖擊報社,更要特別注意將毛主席的牙齒修好,因為毛主席多年吸煙,牙齒已被熏黑,如果不修照片就像掉了牙似的……
如今,這份周總理的親筆批示已成為呂相友最珍貴的藏品。
1969年4月,毛澤東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拍攝毛主席向代表們揮手的鏡頭時,呂相友巧妙地將背景虛化,除毛主席之外的人和物都溶入黯淡朦朧的背景中,極其鮮明地突出了毛主席的高大形象。
這也是呂相友自己覺得頗為滿意的照片。離休后,呂相友在出版紀念畫冊時,無一例外都選用了這張照片。而在這張照片上,毛主席的指間仍然夾著香煙!
毛澤東79歲時,身體日漸衰弱,醫護人員既不忍心讓毛主席承受戒煙的痛苦,又不能眼睜睜看著毛主席身體受損,后來他們便想了個辦法:與煙廠合作,專門為毛主席生產了一種摻有中草藥的雪茄煙,去掉一部分香煙中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毛澤東吸了這種煙,但并未起到預想的作用。
毛澤東81歲時,在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多次勸說下,終于戒掉了吸煙的習慣,徹底與香煙告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