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莊盛產兩樣東西——油紙傘和煙葉。油紙傘的制作工藝傳承至今,成為備受歡迎的旅游產品;煙草業曾為客家人創造了財富,同時也留下了眾多烤制煙葉的煙樓。煙樓是客家莊最特殊的建筑,在煙草業鼎盛時期,美濃鎮、鳳林鎮等地幾乎是“三步一煙樓,五步燒煙飄”。3月6日上午,記者一行來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和鳳林鎮,專程探訪客家人的煙樓。
?
煙農在煙樓干燥室懸掛煙葉的雕塑
?
煙樓里經過烘烤的煙葉由翠綠變得金黃
?
鳳林鎮的煙樓
?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煙樓
?
徐家興煙樓的招牌
?
煙樓別具一格的窗戶
?
煙樓里烤制煙葉的火爐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的一座懷舊煙樓,記錄了客家莊昔日煙草業鼎盛時期的風光。記者看到,煙樓內不僅記錄著臺灣地區煙草業發展的歷史,更陳列著相關的文物、照片以及各種等級的煙葉。傳統夯土筑成的烤制煙葉的干燥室里,還展示了最傳統的烤煙過程。“這座是傳統的客家煙樓,是按照美濃鎮煙樓的原貌復制過來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志工魏希屏說,“為了展現早期美濃鎮、屏東縣等地煙草業鼎盛、煙樓林立的景象,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建造了這座十分懷舊的煙樓。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開園之初,煙樓旁邊還種植了煙草。”
???
煙草業曾經是美濃鎮最重要的經濟來源。魏希屏說,在他小的時候,美濃鎮處處可以看見煙田,因為種植煙草,農村人有了一定的經濟來源。煙草業鼎盛時期,美濃平原曾出現過近2000棟煙樓。1939年,時任美濃鎮鎮長的林恩貴引進當時經濟價值最高的煙草業,此后,鎮上家家戶戶的屋頂上便多了間用來作業的小閣樓。煙樓成為當時展現財力的指標之一,只需通過每戶擁有的煙樓數量,就可知道其富裕程度。正因為生活安定,客家人晴耕雨讀的生活形態才得以貫徹,這也讓一向重視子女教育的客家人有余力供子女求學。近年來,美濃鎮的煙草業漸漸沒落,大片煙田被稻田取代,但在美濃鎮上仍可以看見一座座廢棄的煙樓。如今,門墻斑駁的煙樓大門緊鎖,寂寞地矗立在新修建的居民樓旁,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
煙樓是用來烤制、儲存煙葉的地方,挑高是用夯實的土磚砌造而成的,堅固耐用,屋頂上方為了方便排煙加了一個小尖頂,外觀上形成兩層屋頂的特有風格。土壁里還夾雜著稻殼、稻梗,據說可以將太陽輻射及煙熏的熱度加以保存,以節省燒柴、燒油的費用。老式的煙樓包括干燥室、綁煙架以及燃木室或燃油室。“以前,采收和烤制煙葉非常辛苦,煙葉采收后,必須馬上烤干。采收期間,煙農日夜忙著采收煙葉,然后將煙葉一片片放到煙樓內并且綁在綁煙架上。烤制時,煙葉需要用低溫不間斷地持續慢慢加熱。其間,煙農必須日夜照顧,適時翻動以防煙葉變黑失去價值。”魏希屏說。
???
魏希屏說,美濃鎮的客家煙樓均連接著伙房。在煙草業鼎盛時期,大量的人力資源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伙房是客家家族的基本單位,伙房內還細分為一個或多個家庭單位,每個家庭雖自行運作,但家庭與家庭之間關系緊密。“隨著煙草業的沒落,客家莊里的煙樓大多廢棄,有一些還呈現殘破的景象。近年來,客家人逐漸意識到客家文化正不斷沒落,開始致力于保存和傳承客家文化。現在,美濃鎮一座座廢棄的煙樓得到了修復和保護。煙樓承載了客家人過往的生活記憶,冬天烤煙的情景,仍是許多客家人最溫暖的回憶。”魏屏希說。
???
煙草作為價值很高的經濟作物,又名“綠色黃金”,不僅在美濃鎮普遍種植,也在客家聚集區花蓮縣大量種植。行走在花蓮縣的鳳林鎮,記者看到了很多煙樓。據當地客家人邱源堂介紹,鳳林鎮早期有48棟煙樓,后因年久失修、自然損毀及風災侵襲等原因,僅有33棟保存完整,主要坐落在大榮里及北林里地區,當地堪稱全臺煙樓最密集且保存最完整的鄉鎮。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曾招募許多西部客家人移民到東部協助種植煙草,所以東部的客家人才與煙草種植有密切的聯系。二戰結束后,煙葉價格仍然較高且穩定,吸引了許多農民相繼種植煙草,其中大榮一村從事煙草種植的農民最多。后來,為配合開發東部的經濟政策,且允許新的農戶種煙,致使煙草種植面積大幅增加,這也是在鳳林鎮可以看到很多煙樓的原因之一。
???
邱源堂告訴記者,花蓮縣的鳳林鎮、瑞穗鄉、吉安鄉、玉里鎮與富里鄉都曾是花東縱谷重要的煙草種植地區。當年,一座座高約3米、方形復層的煙樓,不僅是種煙人家的家庭工廠,更是客家莊最醒目的地標。目前保存下來的煙樓,為曾經輝煌的煙草業留下了見證。
???
按照當地客家人的指引,特別報道組一行找到了位于鳳林鎮大榮二路30號的徐家興煙樓。記者看到,該煙樓紅磚墻、黑屋頂,內部以木條支撐,上方有氣窗,樣式突出。邱源堂介紹說,徐家興煙樓為大阪式煙樓建筑,當地人又稱其為塔樓。隨著煙草業的沒落,昔日人聲鼎沸的徐家興煙樓閑置已久,如今,鳳林鎮爭取經費將其重新整修,重現當年風華。
???
隨著煙草業的沒落、時代的變遷,阡陌縱橫的煙田盛況不再,煙樓也不再飄出淡淡的煙草香味。雖然客家莊里的一座座煙樓日漸頹圮或已成廢墟,但過去種植煙草、烤制煙葉的生活依舊留在客家人的心里。客家人將煙樓搬進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除了保留煙樓的舊觀和內部陳設,還保留了火場埔、本灶,完整地呈現客家人種植煙草的歷史,讓游客體驗曾經煙葉飄香的客家莊之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