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是滿族的發祥地,滿族人口眾多。滿族人習慣吸旱煙(滿語稱“大木哈”),抽煙之俗歷史久遠,早在明末清初,滿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就連連未婚的大姑娘也吸旱煙。故有謠諺唱和“關東有三怪,窗戶紙糊在外,養活孩子吊起來,十七八歲姑娘叼個大煙袋。”
據《吉林日報》2008年12月25日14版解釋“十七歲姑娘叼個大煙袋”:過去的滿族人及其先民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漁獵生活,不但艱辛而且常常要與蛇、蝎、蚊、蟲為伍。吸旱煙不僅可以驅蚊逐蟲,還能防止被毒蛇咬傷,因為煙袋油對蛇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因此吸煙對滿族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消遣和嗜好,還能起到防身的作用。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滿族人愛抽煙的習俗。滿族女子吸煙除以上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是滿族人婚俗中的“裝煙禮”。滿族女子在議婚之后,就要應酬賓客,而其主要的方式就是裝煙禮。家里來了客人,年輕的媳婦要趕快出來迎接,禮畢,把客人煙袋接過來請到屋內,先敬煙、后倒茶。裝煙時要背向客人,裝好煙,點著后抽兩口,再用平日總拴在衣襟上的手絹擦拭煙嘴,然后雙手遞給客人。因此,滿族女子吸煙,主要是為了備異口酬酢之用。同時,在滿族家庭里,媳婦也要每日三次為公婆“裝煙”,以表恭敬和孝順。而滿族姑娘在出嫁時,一桿精致的旱煙袋也是必不可少的嫁妝,這樣代代相傳,也就形成了關東三大怪之一“大姑娘叼個大煙袋”的說法。
滿族人的裝煙禮俗影響深遠,以致遼寧地區的漢民也沿襲這一傳統。胡樸民在民國十一年編著的《中華全國風俗志》營口婚嫁之風俗將這一禮俗收錄在案:裝煙——拜天地后,女始改裝,各為客裝煙一次,要賀以錢。某君詩云:發挽金釵額貼鈿,親勞玉手為裝煙。晚來簿子分明記,多少何人出拜錢。
滿族女子吸煙圖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