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生于1933年,1934年隨父母從河北落戶沈陽北市場,母親在老北市啟東煙草公司(后為沈陽卷煙廠)工作,陳峰于1951年參加工作,就職于中共北市區委,1967年全家搬離北市場。
陳峰現居住在沈北新區一新樓盤里,郊區的靜謐中,他正著手寫一本回憶錄,回想起童年和青年生活,都是在老北市度過,離開那里快半個世紀了,但雞鴨市的喧囂仍在他耳邊縈繞。
北市人救我全家
七十多年前,1歲的我隨著父母“闖關東”來到沈陽,落戶在北市場二十五緯路福綏里胡同1號,父親租了臺黃包車,每天拉腳掙錢養活家人。
初來沈陽,我還小,母親沒有工作就在家帶我,每天晚上娘倆一起等著晚歸的父親。舊社會最苦最難就是老百姓,掙點錢不容易還要受欺負。一天,一個偽軍坐父親的車去北大營,父親拉著他從北市場跑了大半天,到了北大營后,偽軍卻不給錢,“再要?老子斃了你!”憋了一肚子氣的父親在返回的路上又被大雨淋透,到家后一股火倒在了炕上一病不起。在過去,傷寒是要人命的,家窮沒有積蓄,只有父親一個勞動力,他一倒下家里就揭不開鍋了,沒錢吃藥,父親只能喝白開水“祛病”。不吃飯大人還能挺兩三天,我小受不了天天哭鬧,母親只能抱著我去逛市場分散我的注意力,可到街上看到吃的,我鬧得更兇了。
幾個鄰居看這一家子實在太可憐,就一天送來小半碗粥給我吃,我總算不那么鬧了,父親卻已奄奄一息了,好心人對母親說:“準備后事吧”,可家里連買副棺材的錢都沒有,有人給母親出了主意,讓她到市場頭上插根稻草,賣身葬夫。就在母親準備把自己賣了的前一天,父親突然說要吃根冰棍,一個好心的鄰居以為父親是“回光返照”,花一毛錢給買了一根,在當時窮老百姓吃根冰棍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沒想到奇跡發生了,吃完那根冰棍,父親的病竟然不治而愈了。
好心的老北市人啊,他們沒因為我們是外來戶而排斥我們,還救了我們全家人,那濃濃的感情至今難忘。
趙一曼在這工作過
父親病好后,家里生活仍然很艱難,有位姓吳的鄰居給母親介紹了個工作,“去大樓吧!那需要女工”。他說的大樓就是當時的啟東煙草公司,因為在北市地區,煙廠的樓最高,大家都管煙廠叫大樓,吳幫辦給母親一個木制的小木牌,相當于介紹信,到了煙廠人家看到小木牌就給分配工作,母親就去包煙卷。
啟東煙草公司再往前叫英美煙草公司,是英國人開設的,當時生產的香煙有萬代牌和金桂牌,是當時的名牌產品,暢銷東三省。母親去時煙廠已經是日本人在管理,煙廠職工80%都是女工,還有童工,生產勞動繁重,母親每天凌晨三四點鐘就等在門外,大門一開,大家一擁而上搶煙草,誰搶到的煙草多、包的煙卷多,這一天掙得就多。
舊社會工人工資低廉還沒有人權,煙廠車間里設監工,監視工人生產,煙廠還設有抽身制度,每天下班,無論是男工、女工,出廠門時站成一列,任憑監工門崗抽身檢查。
雖然管理嚴格,但仍有“膽大”的工人敢往外偷煙,因為搜身也只是隔著衣服摸一摸,工人們就把煙藏到內衣褲里往外運,記得有一個姓王的鄰居在煙廠做水暖工,以“檢查管道”為名在廠里四處弄煙,他還有兩個女兒也在煙廠工作,全家一起往外運煙,當時在北市茶樓里賣煙的小販都上他家收煙,據說一個月偷煙換來的錢能買一個“金溜子”。
雖然偷煙掙外快收入不菲,但母親從來沒拿過一包,她憑汗水掙錢,不走歪門邪道。對一些工人偷煙的行為,大家也從來不去舉報,受外國資本家壓榨,偷煙也算種抵抗行為吧。
為增加工資和抗議無禮搜身,工人們舉行過罷工,在與資本家的斗爭中,煙廠的工人運動慢慢興起了。我那時還小,就聽到母親回來后小聲和父親說過這次活動是誰誰帶的頭,這些“誰誰”都是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
我后來聽說,在煙廠工人運動中,最有名的就是著名抗日英雄趙一曼,她曾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派到沈陽領導卷煙廠的工人運動。趙一曼先后來到進步工人、家屬中開展工作,向他們披露日本侵略者在奉天的種種暴行。
在煙廠,趙一曼還進行過一次漂亮的革命行動。當時,煙廠正在趕制一批高級香煙,趙一曼得到確切情報證實,這批煙要提供給日本關東軍一些高級軍官使用。于是她就和同志們暗地里往這些香煙上灑水,結果很快就使其發霉了。對這件事,關東軍非常氣憤,開始密切關注廠內的工人運動情況,并加強了工廠的管理。由于形勢緊迫,趙一曼被調離煙廠,但她在卷煙廠撒下了革命火種,為中國共產黨開展地下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福安里的神秘夫妻
共產黨來了,不光在煙廠,奉天紡紗廠里也有,北市場里各個地方都有,如星火燎原之勢,只是誰也不知道誰是,很多人都是新中國成立一段時間后才公開的身份。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在北市場一個賣豬肉的姓袁,也是地下工作者。
據說,在北市場福安里胡同4號住過一對神秘夫妻,男的在煙廠做“幫辦”,為煙廠介紹工人。每天早晨,這位神秘的30左右歲的“幫辦”,在家里吃過早飯,就夾著皮包“上班”去了。傍晚,“幫辦”還常坐著洋車回家。有時候,他還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穿得挺闊氣的太太,一起出去會客、逛街、看戲、買東西。住在這里的人家,都知道這家還雇傭了一個女傭人做飯、看門。據說,這家的男人干的是“洋差事”,是跟官府一個鼻孔出氣的。至于這戶人家究竟是怎么個情況,左鄰右舍誰也摸不透。
這對神秘的“幫辦”夫妻,就是中共滿洲(遼、吉、黑三省)省委第一任書記陳為人和他的妻子省委委員、婦運部部長韓慧英,而他們所住的福安里就是中共滿洲省委秘密機關的所在地。為什么要租這塊兒的房子作為省委秘密機關的辦公地點?這是因為當時的北市場是一處新興的繁華商業區,這里人煙稠密,市井繁榮,形形色色的人群混雜在一起,比較容易避開敵人的耳目,便于隱藏和掩護。更主要的是對從事地下工作的黨員和革命群眾來說,這里聯系方便,對秘密接洽組織關系,傳遞黨的文件和情報等都特別有利。
共產黨來了,工人們的運動不再無組織無紀律,煙廠成為沈陽地區工人運動重要地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成為戰敗國,啟東煙草公司歸中國經營管理。國民黨統治時期,煙廠生產停頓,瀕于倒閉,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煙廠,更名為沈陽卷煙廠,才恢復生產。由于十多年地下工作開展得好,煙廠早已在先進的工人階級掌握中,共產黨領導下的煙廠不對工人搜身,而是開展說服教育,定期還給工人發煙做福利,偷煙的事不再發生了。
?
第一任滿洲省委書記陳為人
陳峰近照
?
青年時代的陳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