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盛世興收藏亂世買黃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搞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有的人喜歡收藏錢幣,有的人喜歡集郵,我市一名66歲的退休醫生張富榮卻喜歡收藏香煙盒,從1974年開始,30多年間他收藏的各類煙標超過了一萬多枚。
日前,記者慕名見到了煙標收藏者退休醫生張富榮。走進張醫生的家里,只見各種各樣的煙標整齊排列成冊,擺滿了一桌子,各種高檔的煙盒擺滿了一地。
張富榮本人并不抽煙,退休前是我市人民醫院的眼科專家。1974年的偶然一次機會,他在無意中接觸到一張比較漂亮的煙盒,出于好奇心理他對煙標收藏產生了濃厚興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平時見了漂亮的煙標就收撿起來,后來發展到托朋友在外地買,見到同事朋友就要的地步。
收藏愛好者張富榮:“這里面文化內涵確實比較多,你看這些字,有些藝術字像國家保護鳥兒保護動物都有,所以這個東西也反映了祖國的文化內涵,所以就對他們產生了興趣,各種文化,各種文物、繪畫、古建、寺廟啊,所以對這個東西產生了很大、濃厚的興趣。”
從50年代的金鐘、大前門、恒大牌、牡丹等煙標到現在的中華、玉溪等煙標,內容涵蓋了人物、山水、花草、名著、生肖、故事、文藝等各個方面題材。各種圖案精美的煙標,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反映出那個年代的烙印。
收藏愛好者張富榮:“那會兒是不帶嘴的煙,也沒有焦油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到80-年代,煙才帶嘴,吸煙有害健康,戒煙減少對健康的危害,到2012年這個煙標,字跡明顯,更加凸顯吸煙有害健康。字比較大,從2012年4月1日開始,實行新的煙標,這個字就比較大了,標志非常明顯。”
除了收藏各類標煙,張醫生還樂于收藏各種不同的打火機和火柴盒,盡管這些東西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但是他收藏的這些物件有的已經在社會上見不到了,他說只要身體允許,就會一直堅持自己的收藏愛好。
收藏愛好者張富榮:“收藏這個煙標,打火機,從74、75年到現在有30、40年了吧,收藏種類有100多個,包含了祖國的文化內涵,今后要把這些東西繼續收藏下去,讓后代知道,這是祖國的一個燦爛文化遺產。(現在)煙標大部分長已經停產轉業,已經不產了,所以收集起來,將來搞個小型展覽,作為祖國一個文化遺產給傳下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