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蘇定彥的煙標收藏室,一排排文件夾排列整齊,分類明確,有中國旅游、中國民俗、歷史回眸等20多個專題,足足有200多本。 核心提示:走進蘇定彥的煙標收藏室,一排排文件夾排列整齊,分類明確,有中國旅游、中國民俗、歷史回眸等20多個專題,足足有200多本。一枚枚煙標根據主題及年代的不同分門別類地擺放在冊子里。旁邊還附有相應的文字簡介和手寫標注,注明了年份、錯印的地方。今年68歲的蘇定彥,收藏煙標有30年的時間了,他收藏的煙標數量達到了5萬多枚,每一件藏品他都能講出一段有趣的故事。對自己的收藏,蘇定彥感慨地說道:“煙標是歷史的檔案,民族文化的傳承,是一個城市的名片。煙標有它自己的文化,收藏煙標、研究煙標讓我的生活充實、快樂。”
為一張煙標“三顧茅廬”
蘇定彥退休前在口腔醫院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他只能利用雙休日來收集煙標。蘇定彥說一有空他就到處跑,幾乎把鹽城的超市、店鋪跑遍了,鹽城沒有的就坐汽車到外地去找,早上六點出門,晚上六點才回家。
蘇定彥說,但凡收藏煙標的人,一個系列缺少一張煙標,就特別難受,成天想著這張煙標。1990年,他整理航天專題的煙標,最后就差一張就集齊了,偏偏這張煙標是解放前的,很珍稀,他跑了很多地方都沒找到。正好一個朋友告訴他揚州一個收藏家手里有他要的這張煙標,蘇定彥一聽欣喜若狂,立刻趕往揚州。
第一次去的時候,這位收藏家很固執,不肯轉讓,因為這張煙標很稀有,他自己也正要做一個航天專題,蘇定彥好說歹說都沒用。第一次就這么失敗了,他回家后輾轉反側,心念的就是這張煙標。第二次去揚州,蘇定彥和這位收藏家一起吃了飯,在聊天中他們互相熟悉了起來,但是這位收藏家還是很舍不得這張煙標,雖然態度有所軟化,但最后蘇定彥還是沒能拿回這張煙標,他心里卻知道這事兒有希望了。第三次去揚州,蘇定彥直接就對這位收藏家說,只要你把這張煙標給我,條件隨你提,前提是我能力范圍內的。最后蘇定彥用4張煙標換來了這張珍貴的航天煙標,他們也因為這段緣分成了朋友。
蘇定彥說這段經歷最讓他記憶猶新,失去了四張煙標十分不舍,但他不后悔,集齊航天專題也是十分令人高興的。
集齊“金陵十二釵”用了三年
在煙標收藏中,蘇定彥說最頭疼的是套標的收藏,一套煙標差那么幾張的時候,最讓人揪心了。
2010年南京卷煙廠出了一套以“金陵十二釵”為圖案的煙標,由著名畫家劉旦宅先生繪制十二位楚楚動人的女子形象,所配之詩由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執筆,這套煙標蘇定彥花了三年時間才集全。“金陵十二釵”煙標分綠色和金黃色兩個版本,每個人物又有兩種版本,所以收全一套是48張。這套煙標一個月推出一種人物,一年出完,由于煙廠分開銷售,收藏難度很大。
由于出售量少,蘇定彥每個月都要盯著出售的時間,有些仍然要到處奔波去找,為了這套煙標,他跑了東臺、興化、揚州、泰州等地方,前后一共花了三年時間,才把這48枚煙標收齊了。
這個版本的“金陵十二釵”蘇定彥有全套卡標,八十年代出的五套“金陵十二釵”軟標他也有整套。在他5萬多枚煙標中,有1889年最早進入中國的“品海”、“老刀”等珍稀煙標,這些煙標現在已經很難一見了,而這一枚枚珍貴煙標的背后也有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
煙標收藏需要堅持和機緣
蘇定彥拿出一本黑色的文件夾說,他接下來準備整理一個“改革開放”的專題煙標,這個專題需要的煙標數量多,檔次高,現在已經找齊了,資料也找好了,就差一張一張慢慢排序規劃了,這非常的耗費時間和精力,但如果做好了,也是煙標收藏界難得一見的。
蘇定彥說自己正在培養后代對煙標的興趣,希望他們能夠繼承自己的煙標收藏,收藏煙標除了要有個好的心態,還需要的一是堅持,二是機緣。不僅是煙標的收藏,任何收藏都需要持之以恒,做收藏除了興趣愛好之外,也要符合自己的經濟實力,不能盲目的砸錢亂買,收藏初期走彎路是免不了的,但是只要不放棄,遇上好的機緣能抓住,最后都會有收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