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甘肅蘭州卷煙廠出品的“黃河象”煙標。
自從我迷上煙標收藏后,以標會友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與煙廠的朋友聚會時,巧遇了這枚“黃河象”煙標(如圖)。
那一次,我們幾個標友例行小聚,小張遲到了半個多小時,正當我們起哄要他自罰三杯時,他笑著從身后拉出一位大哥。這位大哥自我介紹說姓馬,也是一名煙標愛好者,希望能加入我們的隊伍。
大家落座后,我便直奔主題而去,對那位大哥說:“您姓馬,又比我們年長,我就叫您小馬哥吧!您見多識廣,一定有很多珍藏,何不讓大伙開開眼?”小馬哥笑了笑說:“我今天還真準備了一部分藏品,請大家品鑒品鑒。”
說著,他打開精美的收藏冊遞給我,我頓時被那一枚枚保存完整、圖案精美的煙標吸引了。忽然,我眼前一亮,一枚泛黃的“黃河象”煙標躍入眼簾。
這是一枚上世紀70年代末甘肅蘭州卷煙廠出品的煙標,其主版圖案生動有趣,正中一頭公象在黃河邊悠閑散步,河對岸不遠處一頭母象在揚鼻長嘶,仿佛在說:“等等我!”主版左側棕褐色的底色上綻放著一朵亮黃的蓮花,其上用凝重古樸的篆體書寫著“黃河象”三字。整個煙標設計清雅古樸,我立刻就愛上了它。
經過我一番軟磨硬泡,小馬哥才將它作為見面禮送給了我。查過史料后,我對這枚煙標更加珍惜。
1973年春,甘肅省合水縣境內,一根大象門齒化石被發現,這證明歷史上曾有劍齒象類在黃河流域生存,于是大象被命名為黃河劍齒象,俗稱“黃河象”。
黃河象生活在300萬年前,是一種現已滅絕的古象。1973年發現的合水黃河象化石是一頭百歲開外的雄象的化石,其身長8米、高4米,僅一對門齒就長達3.02米,是迄今為止在世界上發掘的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具古象化石。
黃河象的出土,在國內外引起很大轟動。它的發現,對研究黃土高原遠古時期的地形、地貌、氣候、物種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而這枚“黃河象”煙標讓出生在黃土高原、成長在黃河岸邊的我深感自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