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金桂飄香,2014年9月8日,星期一(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月圓時,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來臨。
早在先秦時期的《周禮》中,已然出現“中秋”詞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中秋節與春節、元旦、清明節、重陽節成為中國五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包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與飛天夢想、探索宇宙星空奧秘的宿愿。皓月神話與飛天夢,無疑是中國煙標設計、創作、收藏的一個絕好題材。作為一個煙標收藏愛好者,筆者藏得眾多與中秋相關的煙標,現擇佳者與同好者共賞。
?
圖1,秋月70mm煙標,80年代初期中國許昌卷煙廠出品
煙標演繹“嫦娥奔月”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團圓節日,現代科學數據表明,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看起來最大最圓。說到明月,就不能不提“廣寒仙子”嫦娥。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宮女神,“嫦娥奔月”更是中國久負盛名的一個有關月亮的民間美好傳說。
?
圖1-2,中秋香煙81mm煙標,80年代中期中國長春卷煙廠出品。
煙標正版:清香飄逸、云淡風輕,嫦娥從月宮中懷抱月兔衣帶飄飄而出,留戀地向大地張望,煙標副版:廣寒宮背景下,月宮伐木者--吳剛手捧金尊美酒的人物形象,煙標以淡黃色云紋飾為底,古色生香,向人們訴說著一個中國遠古時代的神化傳說----“寂寞嫦娥舒廣袖,吳剛捧出桂花酒”的故事)。
中秋節溯源
溯源之一: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至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唐書.太宗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唐朝初年中秋始成節日,爾后,遂成歷代固定節日。中秋節始盛于宋,至明清時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
圖2,中秋84mm煙標,廣西鐘山卷煙廠富川出品,警句,焦油量中?!霸碌街星锓滞饷?#xff0c;每逢佳節倍思親”詩句。
溯源之二: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各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豐收的遺俗,中國有一句古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其實這是一種天象,每到月圓之夜,便是人們合家團圓舉杯共賞皓月之時,于是華夏歷代炎黃子孫便有了一種血濃于水的“中秋情節”。
圖3,月圓(紅)、3-1月圓(黃)70mm煙標一對,1988年云南紅河卷煙廠,焦油量中。
溯源之三:相傳,遠古時英雄后羿神弓射9日,留1日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娶妻嫦娥,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西王母,求得不死藥,交嫦娥珍藏。嫦娥在小人“蓬蒙”威逼中,毅然吞下不死藥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羿知后,悲痛欲絕仰望夜空呼喚愛妻,時逢皓月當空,明月中若隱若現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妻在后花園上香擺案,蜜食鮮果遙祭月宮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廣為流傳。
圖4,嫦娥70mm,煙標,80年代初北京卷煙廠出品,吉黃色底,主、副版均為嫦娥衣帶飄逸,足踏祥云,攜小白兔飛向皎潔的月宮;
?
圖4-1,嫦娥70mm,84mm煙標,80年代初中期延安卷煙廠出品,藍色底;
?
圖4-2,嫦娥81mm雪茄,80年代初期湖北宜昌雪茄煙廠;
?
圖4-3,嫦娥84mm雪茄,80年代中期廣西平南雪茄煙廠。
以上4枚藍色為底的“嫦娥”煙標,表現的是:寂寞嫦娥從月宮中飄然而出,手持燈籠,低頭尋覓人間親人的情景。
溯源之四:最早有關“嫦娥奔月”的傳說來自《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嫦娥是帝嚳的女兒,也稱姮娥)。傳說,嫦娥有一年的八月十四向丈夫托夢,曰:“平時我無法下來,明天乃月圓之時,你用面粉制丸,團團如圓月狀,放于屋西北后,連喚我名,三更時分我即可以回家”。翌日,羿按妻吩咐,嫦娥果然從月中飛來,夫妻團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由此形成。
?
圖5,奔月70mm煙標,70年代末期中國安徽蚌埠捲煙廠;
?
圖5-1奔月81mm煙標,80年代初期中國安徽蚌埠捲煙廠;
?
圖5-2,奔月84mm煙標,90年代后期安徽蚌埠卷煙廠出品,警句,條碼,焦油量17mg,煙氣煙堿量1.3mg;
?
圖5-3奔月(十支裝雪茄)煙標,70年代合水雪茄煙廠,該枚煙標生動地表現了嫦娥攜玉兔飄然飛向月宮的情景,是一枚不可多得的月亮題材煙標;
?
圖5-4,奔月84mm煙標,90年代中期甘肅合水雪茄煙廠出品,雪茄型,警句,條碼,焦油量18mg,煙氣煙堿量1.3mg;
?
圖5-5,奔月84mm煙標,90年代初中期黔江卷煙廠出品,警句,焦油量19mg,煙氣煙堿量0.9mg,標注:雲南煙草精制字樣(1996.11.8昆明卷煙廠與黔江卷煙廠簽訂聯營生產卷煙協議)。以上6枚“奔月”煙標,生動地表現了嫦娥飛升月宮的情景。
溯源之五:月餅傳遞起義信息。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末期,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明太祖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因朝庭官兵搜查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困難,軍師劉伯溫出一計,命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中,派人傳送到各地義軍中,通知在八月十五日晚起義。是日,各路義軍齊響應如星火燎原,義軍將領徐達率軍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傳下口諭,在當夜,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起兵時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習俗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煙標濃縮“中秋情結”
“中秋”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籍《周禮》記載:中國周代就有“中秋夜迎寒與祭月的習俗”,到了唐朝,一些關于“月”的神話傳說滲透到中秋節中,增添了幾多人性化的浪漫色彩。在中國百年煙標史中,與中秋節有關的煙標可謂豐富多彩,如:“中秋”、“嫦娥”、“仙女”、“問月”、“奔月”、“月圓”、“廣寒宮”、“月宮”、“秋月”、“探月”、“花月”、“攬月”、“玉兔”、“月兔”、“人月圓”、“月亮湖”、“思故鄉”等等,林林總總與之相映成趣的40余種,這些煙標的圖文飽含著華夏兒女的“中秋情結”,彰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積淀的深厚文化底蘊,這些煙標反映出人類早期的飛天夢想與愿望,同時也反映出中華民族歷代人民渴望了解太空的心理意識。
?
圖6,廣寒宮70mm煙標,1956-1959年地方國營河南省安陽金鐘煙廠出品;
?
圖6-1,廣寒宮70mm雪茄型煙標,80年代末期河南鄲城縣雪茄煙廠出品,R,焦油量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