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偉在對自己收藏的煙標進行分類
?
張偉收藏的《八仙過海》系列煙標
浩瀚藏海,無奇不有,小小紙片,令人心馳神往。
煙草,大約16世紀進入中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煙草大國。然而,誰又會想到,煙標——也就是香煙的外包裝盒,也會成為不少人追尋的“奇珍異寶”。河南平頂山市就有一位癡迷于煙標的收藏者。他叫張偉,今年40歲。
自幼愛收藏
8月29日上午,在平頂山衛東區皇臺街道神馬尼龍社區,記者見到了張偉。
窗臺上、書架上、大衣柜上……到處放的都是煙標。由于煙標太多,他家臥室床下的箱柜也被占得滿滿的,家里的被子只能放在沙發上,用被單遮住。
“煙標有很多種類,硬標、軟標、橫標、新標、舊標……”一見面,張偉就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煙標知識。記者從他拿出的已經被拆開為卡紙狀的煙標中看到了九重天、鉆石、釣魚臺等各種不同材質、品牌的藏品。盒子的外形有長方形也有正方形,最小的煙盒只有兩厘米寬。這些藏品產自全國各地,新舊不一,從商標的內容和款式上,記者可以大致看出其生產的時間差異和歷史變遷。
張偉說,他上小學時就開始收藏煙標了。“那時候在農村上學,一沒電視,二沒游樂園,沒啥玩的,所以我對收集糖紙、卡片、煙盒非常著迷”。每天放學,他第一件事就是扒垃圾堆,發現好看的煙盒,張偉就小心地將其拆開,夾到書里。上班后,他開始自己買煙或托親戚朋友幫自己帶煙標。“親戚朋友出差或外出旅游,我什么紀念品都不要,就讓他們把當地的特色煙盒給我捎回來,能配套的最好配成套。”張偉說,他兒子現在上小學四年級,在路上看到煙盒也會撿起來給他拿回家。
30多年過去了,張偉收藏的煙標已有6000余種。本地及全國各省生產的名煙,在他這里都能看到,甚至國外的一些煙標也有。最早的是上世紀70年代新鄭市生產的喜梅煙標,還有八仙過海、紅樓夢等成套的煙標。“更多的好煙標還沒整理出來?!彼f。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