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往不太起眼的酒盒、煙標、藥盒子與酒瓶兒們紛紛搭上了資本的快車。
東風印刷、環球印務先后上會。雖然后者未能成功過會,但是,借文化東風,包裝印刷企業搭乘資本的順風車的潮頭涌現。資本往往總是先知先覺者,十七屆六中之后,文化的春風無疑又加速了這一趨勢。順藤摸瓜,筆者仔細梳理包裝印刷行業的各路諸侯,基本上都已經被大大小小的基金搞定。
按照中國幾千年的社交禮儀文化,“煙酒煙酒(研究研究)”無論如何都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話題。加上禮品、藥品、化妝品等等諸多涉及到包裝行業。
但是,我們似乎不能按照簡單的包裝概念去理解包裝印刷企業這個行業。
先說政策,包裝印刷行業當然屬于受到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產業。2009年9月,國務院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產業自此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出,“以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
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借力資本順理成章,更何況我們的文化產業整理上與金融脫節的程度比較高,這方面有正在進行的改制方面的問題,有觀念的問題,當然,更有文化企業缺乏融通資本市場人才的問題。
從行業空間來看,包裝印刷行業屬于印刷行業里面的包裝裝潢印刷子行業。按照東風印刷招股書(申報稿)里面提供的數據,這個行業“自2007年以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總產值從1400億元快速上升至2010年20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2.6%,高于同期我國印刷業的整體增長幅度,占印刷行業總產值比重從2009年的33%提升至2010年的34.72%”。
撇去行業的問題,還有一個容易困惑的問題是,哪一類包裝印刷企業更有核心競爭力?印刷行業本身兼具文化產業與加工企業的屬性。近段時間,一個叫的比較響、相當受青睞的是“文化+科技”類的企業,但究竟多大比重算是文化企業,多大比重叫科技企業,是像二級市場炒作概念一樣,還是要條分厘析著實有點困難。
但既然講到核心競爭力,有兩點不得不提,一是設計能力,一是技術門檻。如果一般地做做空調、彩電、電視機的包裝盒,那應該是加工的成分更多。但涉及到高檔酒、禮品、煙標,不僅僅要涉及到防偽方面的技術處理,設計的精美性要求自然要高出許多。筆者的一個做酒的朋友,光是搗鼓酒名字、酒瓶子、酒盒子就搗鼓了半年。
做好產品當然重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從包裝設計的角度,能夠做到“買櫝還珠”,還真是一種境界!
再說技術門檻。包裝印刷企業除了材料與工藝方面頗有講究外,環保與防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怪乎,高端一點的包裝印刷企業同時又是“高新技術企業”。東風印刷的招股書就說,“煙標產品防偽設計個性化、深度化趨勢促使煙標印刷企業從傳統的單一性印刷防偽向綜合性印刷防偽過渡”。與此同時,“要求煙標印刷企業在原材料采購、產品印刷、印刷后工序等生產各個環節嚴格避免重金屬、有機揮發物等各類污染物的超標”。環球印務的招股書(申報稿)中則指出,這是國內首家將數字離散防偽技術應用于醫藥紙盒的批量生產,該技術可將客戶的防偽信息藏匿于表面可見圖文的電子文件中,具有防偽信息的不可視化和防掃描功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防偽技術之一。
這樣來看,有著文化符碼加上高新技術的高端包裝印刷企業似乎還真不能簡單地當成加工企業去理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