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來就要同植物打交道,有些可以填飽肚子,有些可以織成衣物,有些可以治療病痛。還有一些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娛樂的工具,煙草就是其中之一。當哥倫布第一次踏上美洲,當地的印第安人同他們交換的貨物里面有一種金黃色的葉子,還散發出淡淡的芳香,那就是煙葉。當地人甚至教會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如何吸煙。誰也不曾料到,這種金黃的葉子最終走遍世界,并擁有上億的追隨者。
煙是怎么吸起來的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1500年前,抽煙就已經是瑪雅人宗教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煙草還有嚼煙,吃煙,把溶解煙草的水當灌腸劑等多種用途。真正讓煙草在世界發揚光大,還要靠那些往返于大洋兩岸的水手。
當哥倫布的水手第一次收到美洲土著送來的煙葉時,根本不知道它們有啥用。這些煙葉就當標本存了起來。不過,很快他們就學著當地人的樣子,用玉米葉包著煙葉,點燃吸食,并且愛上了這一口。之后,這種做法被帶回國內。在歐洲,這些最初的吸煙者更像是雜耍演員,將吸進的煙霧從鼻子嘴巴里噴出來,活脫脫傳說中的怪物。據說,海員經常被圍觀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會抽煙。
毫無疑問的是,煙草的種植改變了世界的隔絕。如果沒有煙草這種作物,亦或是這種商品不被人接受,那美洲殖民地的命運就另當別論了。弗吉尼亞殖民地的成功幾乎都仰仗于煙草的種植和貿易。這種植物不需要太多的耕種除蟲,煙草自帶的化學武器就足以應對這些困難。收獲起來也不麻煩,只要把成熟的葉片砍下來晾干或者烤干就可以使用。當然,這些商品的售價可比那些需要壓榨的甘蔗,或者需要精細耕種的小麥要高得多。于是,美洲殖民地生產的煙草從英國換回真金白銀,也奠定了美國發展的基礎。
另一個推動煙草廣泛傳播的因素是卷煙的發明。在1832年土耳其和埃及的戰爭中,一名埃及炮手發明了用紙包裹發射火藥的方法,大大增強了火炮威力。于是,上司獎勵了他一磅煙草,不過卻忘了附贈煙斗。這名士兵靈機一動,模仿火炮裝藥的形式,用紙包住煙絲抽了起來。這就是最早的卷煙。一種方便快捷、容易攜帶的吸煙方式就此誕生。
在同時期,發生了另一件決定性的事件 那就是烤煙的發明,1839年,北卡羅來納州的煙農第一次用木炭來烘烤煙葉。得到了口感更好的,色澤金黃的煙葉。更柔和的煙草成了流行品。
后來,人們還通過添加其他香料(如香蘭素,薄荷腦等),來改善香煙的口感。甚至有研究人員嘗試用中草藥來改變香煙。
欲罷不能的根源
作為一種嗜好品,同時被世界上所有的族群所接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煙草為什么會讓人如此癡迷?答案最終鎖定在煙草獨有的化學成分 尼古丁身上。微量的尼古丁可以興奮人的神經,而稍稍加大劑量則可以讓人進入放松的狀態。
為什么煙葉可以讓人們欲罷不能?以往,人們習慣從道德品質之類的層面尋找原因,“意志不堅定”,“缺乏恒心”諸如此類。總之,要是有人同煙葉難舍難分,就必定是心中的小魔鬼在起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藥物成癮,或者主動吸食毒品的根源同道德思想并無直接聯系。那不過是,人體在生理上對其中的特定成分作出的反應而已。
我們的大腦是個神奇的組織,看似簡單的細胞組織間卻執行著不同的功能。在我們倍感痛苦的時候,大腦會分泌一些被稱為內啡肽的化學物質,當內啡肽“擊中”腦神經細胞上的“標靶”(受體)時,神經細胞就會釋放出多巴胺,從而達到減輕痛楚的目的,并且會讓人體驗到幸福的感覺。正因為如此,我們能從痛苦中緩解過來,時刻準備去迎接新的挑戰。
而讓人成癮的植物的真正作用,就是提供可以取代內啡肽的物質。無論是用鴉片搗鼓出來的嗎啡、大麻中含有的四氫大麻酚,還是煙草中的尼古丁,都可以代替內啡肽,促使神經細胞釋放出足量的多巴胺。并且,這些外來物質的效力要遠遠超出我們自身分泌的內啡肽。更嚴重的問題是,一旦適應了這種強烈的外來“幸福”刺激,內啡肽就喪失了作用。只能依賴吞云吐霧的快感,煙癮也就這樣產生了。跟香煙保持親密關系,也就成了尋找所謂“快樂”的途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