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很久就開始有煙草這種東西了。最早的時候,煙草是用于藥物上面。后來,有人發現它吸了之后可以提神,于是就開始慢慢有人開始嘗試煙草,這一嘗試,就開始了漫長的吸煙歷史。
社會背景
清代前期,商品經濟已經有了顯著的發展,在客觀上為煙草生產發展和吸煙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條件。具體說,煙草廣泛流傳和迅速普及,還同下述情況有關。 1、煙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早期的吸煙宣傳,十分強調甚至夸大了煙草的藥用功能,這對煙草的傳播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最早提及煙草的有關醫書,多記載它可“辟瘴”、“祛寒”,甚至有“療百疾”之功。 2、煙草為饋贈和待客之物。煙草又有“煙酒”和“干酒”之稱,從上層社會到民間,與茶、酒為待客之物。《食物本草會纂》又云: 普天之下,好飲煙者無分貴賤,無分男婦,用以代敬代酒,刻不能少,終身不厭…… 3、吸煙者宣傳吸煙情趣。煙草傳入之初,在文人學士、達官貴紳中吸煙被認為是一種雅好,吸煙的情趣往往被著力渲染,以煙為題的文章、詩詞之類在文苑中彼處皆是。蔡家琬《煙譜》提到,有人認為“士不吸煙飲酒,其人必無風味?!闭亲分疬@種紳士風味,使不少人對煙草由“索而賞試”到“頃必必需”,甚至達到“如感狐媚,如蠱妖色”的地步。 4、吸煙成為一部分人的生理需要。隨著吸煙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人吸煙成癮,嗜煙如命。何其偉《愛筠索詠煙筒》詩云:“亦知無甚味,只是苦相思?!蔽鼰熣唠m然比較普遍地存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但畢竟同煙草結下了不解之緣。有的人嗜煙甚于飯。
婦女吸煙
清代婦女吸煙相當普遍,這使吸煙者隊伍進一步擴大。吸煙之盛,始于城市,擴及鄉村;始于男子,漸流行與閨閣。金學詩《無所用心齋瑣語》描述蘇州一帶官紳之家嬌柔女子吸煙之狀云:蘇城風俗,婦女每耽安逸,縉紳之家尤甚。日高,春猶有酣,寢未起者,簪花理發,舉動需人,妝畢向午,如出閨房,吸煙草數筒……《廣西通志》描述苗族婦女喜吸煙,每以煙筒插髻?!肚锲叫抡Z》記載靜海呂氏之妻作戲詠長煙袋詩,鐃有風趣。詩云:這個長煙袋,妝臺放不開,伸時窗紙破,鉤進月光來。
鼻煙傳入
鼻煙,是將煙葉研成末,雜以芳香類物質配制而成,其用法是不用點燃而直接吸入鼻中。所以,古人用煙有“口受”與“鼻受”之說。 聞鼻煙的習慣也是從美洲印第安人開始的。1503年隨同哥倫布第二次探險的西班牙修道士帕尼發現印第安人用一根細管吸聞煙末,這就是后來的鼻煙。鼻煙傳入中國的路線應該說是廣州而北上。清末人張義澍《士那補釋》云:“鼻煙產海外,自意大利亞(今意大利)、博爾噶爾(今葡萄牙)入貢始獻天府?!北菬熕埔蜃詺W洲的傳教士和使節獻方物而后有之。當然,也不排除商人將鼻煙帶到中國。據史籍記載,鼻煙有明目、清心、避疫之功,吸聞鼻煙可以防病治病。張義澍《士那補釋》云,聞鼻煙可以“通百脈,達九竅,調中極,逐穢惡,辟瘴疫,愈頭風。” 鼻煙的制作工藝十分考究,品第的劃分注重色、香、味具全。鼻煙在長期的制造和流傳過程中,形成許多名品和牌號,如天寶素罐、怡和素罐、十三太保、大金花、小金花、紅枝頭、黑枝頭、美人肩等??滴踔腥~以后,吸聞鼻煙的習慣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直到民國初年,除了一些少數民族之外,鼻煙才逐漸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退了出來,但鼻煙壺藝術則歷久不衰。
吸煙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到現在,它仍然一直活躍著。而吸煙有害健康的發現也早已經被證實,于是也有人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