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調查顯示,在京151家機關、單位中,超過七成的機關、單位領導吸煙,在領導班子吸煙人數中,第一負責人不吸煙的占69.5%。這意味著,超三成“一把手”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確認煙草是目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據了解,煙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神經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經系統。一些吸煙者在主觀上感覺吸煙可以解除疲勞、振作精神等,實際上是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而興奮后的神經系統隨即出現抑制。
戒煙門診患者少
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戒煙門診譚新宇醫生介紹,由于煙草依賴性,很多人想戒煙卻戒不掉,或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吸煙的害處,而且戒煙后會出現煩躁、情緒不穩、沮喪、注意力不集中、疲勞、復吸的沖動等戒斷反應,90%以上的人自己戒不了煙。
吸煙者最難戒掉的煙癮主要是源于對尼古丁的依賴。如果吸食時間久了,血液中的尼古丁達到一定濃度,就會反復刺激大腦并使各器官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這就是煙癮。
在醫學上,煙癮的學名是尼古丁上癮癥或尼古丁依賴癥,被當成是一種慢性病來對待。
“戒煙門診就是為幫助所有想戒煙的人成功戒煙設立的,所有吸煙的人都被當成病人來對待。”譚新宇介紹道,“戒掉煙草成癮的關鍵是要戒除心理上對煙草的依賴。這種心理依賴使得吸煙者產生一種行為依賴,感到戒煙困難很大,增大了戒煙的難度。有時,心理醫生的介入十分必要。”
然而,雖然北京多家三甲醫院均設有戒煙門診,但知曉率并不高,更多的戒煙門診處于“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狀態。“每次門診患者都不多,也就2個到4個,有時候一個患者都沒有。”譚新宇表示。另外,戒煙服務也無政策保障。戒煙藥物目前仍屬自費范圍,戒煙門診運轉困難。
網絡“銷煙四起”
近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發出呼吁,依法禁止目前網上購煙行為。記者發現,在大型網站淘寶網、阿里巴巴,只要在網站的搜索欄中輸入某些煙草品牌,馬上就會出現少則幾百條多則千余條關于卷煙或煙草的產品。
據了解,網絡購煙不需要提供購買者身份證件,即不受年齡限制,而且易操作,送達快,24小時均可交易,為青少年購煙、吸煙大開方便之門。
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網民已達5.64億人,其中青少年網民4.49億人。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指出,網絡購煙對青少年遠離煙草,遏制青少年煙民數量和我國控煙大趨勢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同時,網售卷煙質量難保證,劣質產品有害物更多。
專家指出,國家有關部門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煙草專賣法》和《國家未成年人保護法》,加強執法力度、堅決打擊網絡卷煙營銷行為。
政府控煙滯后
許桂華介紹,中國的控煙是民間先行,專家先行,政府滯后。“國家部委真正參與控煙的只有衛生部。衛生部是做的最好的,也是態度最積極的。”
“跟控煙有關的機構,原來是控煙協會一家,現在包括法律界、經濟界等,社會已經廣泛參與。”許桂華表示。
“只要領導重視,中國沒有辦不了的事。我們之前搞疾病控制搞了那么多年,難度那么大,最后的成績讓很多國家羨慕。”許桂華表示,“控煙也是如此,我認為只要政府重視,再大的困難都是小的。但從目前來看,控煙的幾大政策都沒有實質進展。”
調查顯示,北京常住人口當中15歲以上吸煙者達188萬,而控煙面臨幾大困境。首先,煙酒仍然是重要的社交手段;其次,監督執法人員不足;再次,缺乏全國性控煙法規和統一管理部門,專項經費缺乏,每年只有300萬元至400萬元,遠遠不夠。
“控煙協會是由民政部批準的公益性非政府組織,沒有一點政府經費,我們的員工都是志愿加入的,我們只能找各種基金支持。”許桂華表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