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支和“江南四大名樓”有關的卷煙,名叫“黃鶴樓”,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吧!惆悵迷茫時,人們常用我來釋放糾結的憂郁;興奮激動時,會借我去傾吐快樂的芬芳。他們常常陶醉于我淡雅的香氣,迷戀我高雅的品位,其實我想說:不要迷戀“哥”,“哥”不是傳說。
開個玩笑,下面進入正題。手里有“黃鶴樓”的,現在請點上一支。沒煙的,不妨向有煙的借上一支,感受一下“淡雅香”的魅力,順便聽聽我的誕生過程。
我的品質很純凈
要說我和別的煙支有什么不同,判斷方法其實很多,開發我的技術人員在設計前首先瞄準的就是“減害降焦”這條主線。像我肌體里有來自神農架的原生態煙葉,從神農香菊身上提取的天然香精香料,還有中醫養生原理和一套獨特的精細化加工體系,都是圍繞“減害舒喉”開展的。
如果說在技術中心,我還是一個胚胎的話,那么卷煙生產車間,就是配方變成產品的場所,而在這里,我身上的“淡雅香”也被賦予了高科技工藝色彩。
淡,就是通過高強度的加工,以消除雜氣、減少傷害。雅,采用“小鍋小炒”、木桶增香等特殊的加工工藝,以達到優雅舒適的效果。香,要求配合柔性加工,以保持原料的天然本香。
葉片精選車間,是我成型的開始。我所用的原料就是在這里經過技術工人的雙手片片精選出來的,雜物和梗簽都被揀出,同時煙葉也得到了松散、混配。據說,以前卷煙生產是沒有這道工序的,湖北中煙的這一做法是從2004年開始的。那時工作人員經常拿著產品下去調研,不抽煙的人撕開煙支,說里面有梗絲。湖北中煙于是提出“要做得更好,對消費者負責”,要求在投料之前加入一道人工選葉工序,保證“黃鶴樓”家族的原料片片都是好煙葉。
確實,我也常聽消費者說,“抽煙抽到梗絲,就像吃飯吃到頭發絲”。卷煙中有梗絲不僅燃燒不均勻,有的還會引起爆花、歪頭,甚至影響消費者品吸的心理感受。目前,除了人工除雜這道程序外,技術人員還研究出“多級柔性風選”技術,有效剔除梗簽,優化煙絲。現在消費者品吸“黃鶴樓”時,不僅口感更加細膩舒適,而且煙支也燃燒充分、干凈。
精選出的煙葉打包后,掃描上RFID磁卡就被送上了制絲線。在那里,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炒菜時,干的香菇要在水里泡一下再用一樣,煙葉也要經過回籠松散才能進入加料階段。加完料的煙葉,還要存儲一段時間,才能進入除雜——切絲——烘絲——加香這些環節。這一過程,被形象地稱為“小鍋小炒”。
淡雅清香大學問
做一支煙就像炒一盤菜。加香加料過程就是加佐料的過程,消費者覺得我好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佐料”加得合適。這些年來,技術人員在這一環節下了很多功夫,并專門成立加香加料專項小組開展技術攻關,他們僅在加料環節就獲得了7項專利,為我具有“淡雅香”的品質做出了不少貢獻。
在制絲線旁邊的一個倉庫里,數百個用精選木材制作而成的木桶靜靜地站在那里,我的一部分原料就存儲在里面。在我們“黃鶴樓”家族產品的制作工藝中,有一個獨特的醇化過程。葉組配方在調配加味后,要經過“陳年期”與“結婚期”,因為通常配方中除了主配料外,還包含二三十個不同地方的煙草,這些煙草和香味相互混合需要在“結婚期”里完成。煙絲加香加料后,要存儲在專用的按一定傾斜度擺放的木桶里。由于桶壁木質細胞具有透氣功能,能夠使香料通過適度的氧化保持有效成分結構的穩定。這里的煙絲以極為緩慢的速度醇化,最后要被“召回”,作為功能煙絲摻兌在大集體里。
衣著獨特可減害
當我肚子里的內容加工完畢后,就被送到了卷接包車間。在這里,我穿上了外衣,戴上了帽子,和其他伙伴一起被裝進“小屋”,打包走向社會。
很多人都喜歡我的帽子,管它叫“嘴棒”。它可以給消費者帶來不少好處呢。
當我燃燒產生的氣體被吸入人體后,有一部分對健康是有害的。我的帽子就好比汽車的排氣管,它不僅僅是煙氣的通道,而且由于具有足夠大的表面積,一些有害氣體經過時,就會被攔截下來,攔截得越多,對人體的危害就會更少。
也許你要問:現在的卷煙都有嘴棒,你的有什么特別?
這正是我要告訴你的,我的第一款特別嘴棒被命名為“同芯圓”,它有一個科學的名字:可調節縱向多元濾嘴棒。和普通嘴棒不同的是,它是“棒中有棒”。拿著它,隨著指尖地來回揉捻,嘴棒內的圈會徐徐升起,吸味濃或淡,可以隨心調節。
好了,我的誕生過程說完了。如果你對我感興趣,不妨到煙店里買上一包品嘗一下,看看我說的和你感覺到的是否一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