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吸煙或不吸煙是相當私人的話題,是個人的自由或者說生活習慣,不干別人的事。可當吐出來的煙霧裊裊婷婷擴散開來,這個私人話題就不再那么純粹,吸煙者的行為不由自主進入公共領域。尤其同在一個屋檐下,你不吸煙,我不吸煙,他吸,約等于三人都在吸。他吸一手煙,我和你被動地吸二手煙。據說,吸二手煙不比吸一手煙危害小,婦女、兒童受到的侵害更大。
對此,吸煙者并不是一無所知。在家里,為了不讓家人被動吸煙,有些人會開辟一個吸煙專區,走到陽臺,打開窗戶,給老婆孩子留出一片潔凈的空氣。然而當他處于公共環境,常常忘記別人的老婆孩子也在那里,比如,學校、酒店、網吧、商場等等,盡管不少地方“禁止吸煙”的標語明明白白張貼在那里,有些人卻熟視無睹,堂而皇之地從衣兜里掏出香煙,摸出打火機,旁若無人地吞云吐霧。
多年來,人們對這種自私是在無奈中包容的,個人的力量無法與無所不在的眾多煙民抗衡,包容中甚至有不少新生代煙民在模仿中誕生。2013年6月,人民網一則報道稱,我國青少年煙民數量達1400萬,呈現出低齡化及上升趨勢。另據搜狐網報道,女性青少年煙民也有上升勢頭。
很多人把香煙煙霧與霧霾相提并論,特別是室內吸煙。當你進入一間屋子,馬上就能聞到煙味,說明這間屋子的空氣質量比霧霾還差,換句話說,得癌癥的幾率更大。幸而最近室內禁煙風聲漸緊,各大媒體對室內吸煙者的口誅筆伐讓不少煙民感到不小壓力,公共場合犯了煙癮要么忍一忍,要么跑到室外。當然,“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仍不乏其人。
曾幾何時,吸煙是一種時尚,見面敬煙,聚會散煙,送禮送煙,還禮還煙。煙,成了人們親近彼此的重要手段。而今,隨著“禁煙運動”的大規模展開,這種畸形時尚正在悄悄發生改變,很多人嘗試著用健康理性的方式表達感情,吸煙不再被推崇、被鼓勵,不吸煙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我們不由得有一種期待,希望裊裊的香煙煙霧能漸行漸遠,成為吸煙者純粹的私人話題,還不吸煙者一方無煙的凈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