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能讓你戒煙》
[美]亞倫·卡爾著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每當吸煙者抽完一支煙,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就會迅速下降,很快就會引發戒斷癥狀。在這里,我有必要解釋清楚戒斷癥狀的概念。吸煙者經常認為,戒煙時出現的痛苦感覺就是戒斷癥狀。
吸煙并不是一種需要
我們最初開始吸煙時,戒斷癥狀非常輕微,幾乎無法察覺。當我們開始養成經常吸煙的習慣時,由于不了解戒斷癥狀的機制,我們會誤以為自己真的喜歡上了吸煙,或是養成了“習慣”。事實真相是,我們的尼古丁毒癮越來越重,越來越需要經常滿足。
所有吸煙者都是因為某個愚蠢的理由才開始吸煙的。吸煙并不是一種需要。吸煙者們之所以要經常吸煙,是為了滿足尼古丁毒癮。
“與上一次戒煙的情況不同,我并沒有做噩夢,沒有失眠,也沒有情緒低落。事實正好相反——我感覺仿佛重獲了新生。”——瑪莎
所有吸煙者內心深處都清楚,他們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掉進了煙癮的陷阱。最可悲的地方在于,他們誤以為吸煙能給他們放松和自信的感覺,殊不知這些感覺正是被尼古丁戒斷癥狀所剝奪的,吸煙只是暫時滿足毒癮、緩解戒斷癥狀而已。你曾經一定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鄰居家的防盜警鈴響了一整天,然后突然被關掉了,整個世界都會瞬間變得無比安寧。事實上,這并不是安寧,只不過是煩心事的終結。
我們的身體原本是完整的。開始吸煙之后,我們放任尼古丁進入身體,一旦煙卷吸完,體內的尼古丁含量就會迅速下降。戒斷癥狀——不是生理上的疼痛,而是心理上的空虛感——讓我們的身體不再完整,讓我們渴求尼古丁的作用。我們的理性無法解釋這種渴望,也完全沒有必要。我們只知道自己想要再吸一支煙,一旦點燃煙卷,渴望就會自行消失。我們會恢復正常的狀態,就像沒有染上煙癮前一樣。不過,這種狀態只是暫時的,一旦煙卷熄滅,整個周期就會重新開始,周而復始,永遠沒有窮盡——除非被我們主動打破。
我曾做過這樣的比喻,吸煙就如同故意穿上擠腳的小鞋,再把它們脫下來,享受片刻的安慰。吸煙者之所以意識不到這一點,主要有三點原因:
1、自打生下來開始,我們一直在接受別人和社會的洗腦,我們誤以為吸煙者真的享受吸煙的過程,而且離不開香煙。我們為什么要懷疑這一點?如果不是這樣,吸煙者為什么要冒那么大的風險、花那么多錢吸煙?
2、尼古丁戒斷癥狀不會產生生理上的疼痛,只會引發心理上的空虛感,與饑餓或壓力的感覺類似。所以當我們點起香煙的時候,并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妥。
3、吸煙者之所以意識不到吸煙的本質,最重要的原因是,戒斷癥狀只有在不吸煙的時候才會發作。由于癥狀并不重,在煙癮形成的早期尤為輕微,我們總是將之誤認為正常的反應,無法把癥狀與之前的吸煙行為聯系起來。吸煙越頻繁,戒斷癥狀就越不容易發作,我們神經緊張和信心下降的程度有所緩解,卻把這種作用歸結為香煙的功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