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是支撐博物館建設的靈魂。博物館要通過對文物的收藏、展示和研究實現其所承擔的文化傳承等重要職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中國煙草博物館(以下簡稱“煙博館”)自籌建以來,一直堅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征集新的文物,完善藏品序列和展覽體系。
?
2006年10月,中國煙草學會向煙博館移交了中國煙草通志檔案513盒資料,該批檔案有信函、手機、批文、圖表等,這些資料已全部錄入電腦存檔,成為記錄煙草發展歷史的寶貴財富。
?
2012年6月,國家局原局長倪益瑾攝影作品全國巡展到達最后一站上海,隨后,他將所有攝影作品無償捐給了中國煙草博物館。
?
2014年7月10日,在慶祝煙博館開館十周年之際,中國煙草學會和煙博館共同舉辦了煙草文物藏品征集研討活動,重新啟動文物藏品征集聯絡員制度,明確由各省級煙草學會秘書長擔任博物館的煙草文物藏品征集聯絡員,建立起一支覆蓋全行業的藏品征集網絡,為今后征集工作筑牢根基。
為了責任 共同參與
正如中國煙草學會秘書長王建雪所說,博物館工作對于煙草行業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做好文物藏品的征集是每一個煙草人的職責所在。
?
煙博館的文物藏品征集工作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籌建時的征集;二是開館以后的征集。兩個時期的征集側重點和要求不盡相同,但都得到了全行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
籌建時期的征集范圍很廣,當時為了煙博館建設的需要,籌建辦于2002年在行業內啟動了大規模的集中征集,全行業都行動起來,為煙博館建設征集各種有價值的資料、物品。云南省煙草學會將很多文物孤本毫無保留地貢獻了出來,其中包括如周恩來總理親自為江川縣海滸鄉烤煙生產簽署的獎狀,紅河卷煙廠特意制作的建廠以來所有煙標等等。
?
開館后,征集工作依然如火如荼地開展。讓煙博館工作人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2007年對吳忠卷煙廠“AMF-3-79軟盒包裝機組,HLP硬盒直包機組”的征集。
?
“當時是湖南中煙的工作人員給我們提供信息,有了線索后,我們專程前往煙機公司了解這兩臺機器的價值情況。得到的反饋是,這是全國僅存的兩臺最老的包裝機,非常有收藏價值,因此我們立即決定征集。”征集保管部副主任沈華杰回憶說。
?
征集工作進行中需要辦理相應手續,而對于此次征集來說,機器的報廢手續要在湖南辦理,而運輸手續則要在寧夏辦理。寧夏煙草學會和湖南中煙工業公司均給予了煙博館大力的支持與配合。所有手續辦妥之后,機器被裝進了集裝箱,吳忠卷煙廠派人一路護送到上海,浩瀚的煙博館藏品庫又添一位重磅新成員。
?
除了行業內征集外,煙博館在社會上也積極開展征集,得到了社會藏家們的響應。2007年8月經國家局批復同意,煙博館從黑龍江某藏家處,整體收購了1905年至1939年期間的69幅煙草廣告畫、中國早期煙標729張。其中有6幅為清末煙廣告,如三星煙廣告是我國目前所見到的年代最早的民族煙畫,非常稀有。還有一些禁煙題材的廣告,也具有較高收藏和研究價值。
為了明天 收集今天
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地存在“正在使用的物品不是文物”這一觀念,致使文物藏品征集工作中出現了重歷史輕現代的現象。其實,文物的價值有時不在于它的久遠,而在于它反映了一種社會形態和時代特征。
?
今天代表性的器物、文獻資料就是明天的歷史、文物,收集今天的藏品是對明天的歷史負責。因此應轉變觀念,將文物藏品的征集重點放在當下,拓寬文物征集范圍,為煙博館的持續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
“我們要做有心人,要留意那些體現各省煙草工商企業改革發展變化的線索和實物。”館長助理陳琳說。
?
今年4月,湖北省恩施州煙草公司提出向煙博館捐贈一臺他們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肩挎式手持煙苗移栽打孔機”。這一新型農具可以將煙苗移栽效率提高三倍,反映了我國煙草農業用具的現代化水平,以及地市級煙草公司服務創新能力。目前,煙博館已經將其收藏。
?
有很多工藝、工具、設備等,即使已經或將要淘汰,但它們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特征,同樣有著特殊的歷史價值。目前,行業的管理體制、生產設備器具、卷煙科技研發、商業流通機制、現代煙草農業種植方式等都處于快速變化的新時期,許多反映重大歷史進程的器物和文獻轉瞬即逝,現代文物的搶救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
以煙標征集為例,作為行業特有物品,煙標是煙博館內最完整、最系統的藏品。這幾年煙標變化快,各種規格的卷煙層出不窮,有些規格的煙標存在的時間很短,流失風險較大。還有一些煙標已經不再生產,因此特別珍貴,要有意識地進行搶救性保護、搶救性征集。
?
活動中煙博館呼吁各單位,今后在技術改造、廠房設備動拆遷,以及工作環境發生重要變化時,能夠留意并及時通知他們,將有價值的文物保存下來,莫讓文物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剝落朱顏”。
征集精品 上門普查
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館內的文物藏品已經有相當規模。開館之后,煙博館組織力量,用了2年時間,對18萬件入館物品進行了鑒別,按藏品、參考品、資料、備用品進行定性。但目前館藏品結構中各門類的精品、珍品還十分缺乏,比如精品組合煙具、老煙畫等文物比較少,特別是鼻煙壺。作為收藏領域的重要門類,煙博館的存量、質量都與專業博物館的地位不相稱,征集工作任重道遠。
?
為此,煙博館堅持不懈地在行業內外征集各門類文物,尤其是其中的精品。今后,煙博館重點征集空缺的或者是補缺性質的各種涉煙收藏品,以及具有特殊歷史背景或較高藝術價值的文物、文獻。就拿煙標來說,當代煙標成系列與不成系列價值大不相同。征集過程中要注意目前主要品牌的系列煙標,包括同一品牌不同時期、不同規格的煙標,還有那些能反映某一特殊現象或具有特殊意義的煙標,形成有特色的系列煙標。
?
經歷了煙博館籌建和新世紀展廳建設兩次大規模行業文物征集之后,文物征集漸漸成為定期進行的常規工作。除此之外,陳琳表示,文物普查也是接下來要進行的重要工作。
?
一般而言,文物普查是政府在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健全國家文物保護體系的重要基礎工作。對于煙草行業來說,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行業內進行文物普查,不僅可以掌握各重點企業的珍貴文物、文獻的分布情況和保護狀態,還可以為建立行業歷史資料信息庫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
目前煙博館已主動上門,對上海、青島、天津、黑龍江等老工業企業進行了普查。2013年赴哈爾濱卷煙廠時,對上世紀50至80年代間的1350件文書檔案進行仔細翻閱和篩選,共收集到珍貴文獻資料百余件。隨后,煙博館的工作人員立即將這些文獻“寶藏”全部輸入信息數據庫,方便今后更好地研究和利用。
?
對那些有價值但一時沒有條件征集的文物,還可以在普查中做好登記,并經常派人前往文物所有地了解情況,一旦條件許可及時征集,最終讓文物回到煙博館中。
?
藏品征集,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需要不遺余力地堅持與積累。無論是行業調撥、參與競拍、文物商店購買、民間收購、有償復制,依靠行業力量今后仍是煙博館文物藏品征集的主要渠道。煙博館將繼續在行業各單位的支持下,搜集更多有價值的文物,為子孫后代留住每一段流動的歷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