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亞德金郡,曾有多達六家工廠專門為煙農和煙葉加工商提供煙草籃子。這些工廠都不大,但在為當地人提供工作機會的同時,每年能生產上萬個煙草籃子。
“這項工作很有藝術性。”亞德金郡歷史學者安德魯·麥凱說,“當地人提供木材后,工人進行初加工,用機器切割成寬木條后再浸泡一段時間,然后制作成他們需要的形狀。”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煙草籃子對煙農來說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工具。在煙葉倉庫,煙農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把相同等級質量的煙葉卷成捆,再按照煙葉等級將其排放在籃子里,等待出售。籃子上的側孔則可以插入掛鉤,方便移動。
“亞德金郡當時被稱為‘煙草籃子的世界之都’,這的確是事實。”麥凱說道,“這里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做煙草籃子的地方。它們現在已經是收藏品了。”事實上,現在在網絡上搜索煙草籃子的圖片時,會發現它們被懸掛在壁爐或臥室的墻上:有正面掛著的,也有斜著掛著的,還有底朝上掛著的,被作為一種藝術品來展示。
如今,亞德金郡生產煙草籃子的工廠幾乎都消失了,會制作煙草籃子的工人也越來越少。80歲的巴德·米勒仍然在有著老設備和堆積著木材的建筑里制作少量各種尺寸的籃子,他是J.A.米勒籃子公司創立者安德森·米勒的兒子。他說:“現在,沒有人愿意收集并加工煙草籃子所需的木片。曾經這里的每個人都樂意制作木片,并賣給煙草籃子工廠以賺錢。”
煙草歷史學者比利·業根說,煙草籃子生產始于1880年。為確保產品干凈衛生,當時的 R.J.雷諾茲煙草公司決定大規模推廣使用煙草籃子。那是一個有著泥濘道路的時代,人們用牛車或馬車把煙葉運到市場上出售。“他們不得不考慮找一些東西裝煙葉,以防止地上的污垢將煙葉弄臟。使用籃子看上去是個不錯的辦法。”業根說。
那么,為什么亞德金郡會成為煙草籃子制作中心呢?有人說那里的橡木比其他地方的更有柔韌性,更適合做籃子。但業根認為,因為最早的籃子制作者來自這個地區。
曾為煙草籃子工廠工人的費利克斯·麥克奈特說,他們編制籃子所用的原料主要由農民提供。農民去尋找橡木木材,然后進行初加工,切割成薄木片,以每片2美分~3美分的價格出售給籃子工廠。
“在冬季,有些農民可以以此維持日常生活。”麥克奈特說,他和妻子有時會在晚上出去尋找合適的木材,能賺不少錢。
經過農民初加工的木材送到工廠后,工人對其進行修整,然后再用機器對其進行交叉分割、編織,初步形成籃子框架。下一步,就是將其放在熱水里浸泡。
“凌晨4點鐘就得起床,燒開熱水浸泡籃子框架。”麥克奈特說,在工廠里,一般使用兩個金屬制的蓄水池:一個底寬和長均為5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用來制作籃子底;一個高和寬分別為2英尺、7英尺,用來制作籃子四周。經過熱水浸泡后,木條變得更軟,工人在桌子邊上彎折木條使其達到最好的狀態,以便精細加工煙草籃子。
從上午7點到中午,兩個工人可以制作200個籃子。為了制作得更快些,一些工人會放一些釘子在嘴里,使用的時候就用舌頭推出來。“當時,平均每個籃子售價為2.5美元至3美元,生意不錯。”麥克奈特說,不過,現在煙草籃子的售價高了很多,在前不久去新罕布什爾旅游時,他發現商店里的一個煙草籃子售價高達75美元。
業根在煙草儲存歷史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說,煙草籃子生意狀況從1966年開始下滑。
“1966年,一些煙草公司認為,煙農自己分級,煙葉質量參差不齊,公司應該有自己的等級標準。”業根說,從那以后,煙農只需將松散的煙葉扎把后放在倉庫里,不用再按等級排放在煙草籃子里。
20世紀60年代末,籃子工廠不得不停產關閉,或轉型生產其他產品。麥克奈特所在的工廠在那不久后就停產了:“停產時,我們倉庫里大約有300個籃子,有人全買下了。”米勒的工廠在1969年停產關閉,1976年復產為白肋煙煙農和加工商生產籃子。直到1990年,煙草籃子的生意徹底結束。
而米勒,可能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仍在制作煙草籃子的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