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牌卷煙1958年問世,至今巳有整整五十年的歷史。作為卷煙中以上海地名為特征設計的煙標,從早期的上海外灘風光始,經(jīng)歷了上海人民廣場檢閱臺、上海人民廣場大宮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金茂大廈等圖案的變化,從而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上海地理特征。?
?
外灘,上海的長廊,百余年來,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征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上海牌卷煙首枚煙標的圖案就映現(xiàn)了風光美麗的外灘沿線上以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的高樓大廈,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建筑文化,以及將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有機揉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卓越能力。這枚煙標上,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筑群成為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觀,在大片綠色襯托下,簡潔明快的設計顯示出清新的格調(diào)。煙標以外灘獨特的地理位置,反映了它近百年來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
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海牌煙標一改外灘風光的圖案,換成“三面紅旗”飄揚下的上海人民廣場檢閱臺。華表式的燈柱上懸有華麗的宮燈,副圖上以麥穗、廠房和輪船的簡圖構勒出海濱城市工農(nóng)業(yè)科技發(fā)展的時代特征。由此,煙標以地理特征轉換為時代特征。這枚煙標上雖然有人民廣場根據(jù)舉行集會、游行等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檢閱臺,但三面紅旗 (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 則作為政治的需要,宣傳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上海牌煙標折射了一段大躍進時期的歷史,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
上海牌煙標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再次改版。這上面,“三面紅旗”已不復存在,煙標上突出的大型宮燈,是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象征。煙標主圖上鋼花、紗錠、電機、大吊車、萬噸輪,一下子映現(xiàn)出一座沿海工業(yè)城市的風貌,較之前兩幅“上海”煙標更為突出地表現(xiàn)了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中心和重要的貿(mào)易港口。分別以紅、綠色區(qū)別的同圖上海牌煙標,一直沿用至九十年代。?
?
上海市最中心的地域——人民廣場,在解放前是眾所周知的“跑馬廳”,這塊地方連同周邊地區(qū),面積不過1平方公里左右,她的百年滄桑卻凝聚著上海這一國際化城市一步步起伏變化的腳印,1951年9月7日辟建典禮上被命名為“人民廣場”。煙標上的人民廣場,是上海城近代和現(xiàn)代歷史的縮影。
時代在發(fā)展,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上海浦東已成為一塊希望的熱土,數(shù)座巨型斜拉橋已飛架浦江兩岸,468米高的東方明珠電視塔昂首屹立,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已是一片金色的上海。隨著新景觀的誕生,上海卷煙廠及時推出了改版后的金“上海”煙標。稱其為金上海,因其煙標底色金光閃閃,“上海”兩個紅字更顯光彩。最為醒目的是,坐落于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的東方第一高塔——“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被縮映在這方寸之中。不久,將世界最新建筑潮流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結合起來,世界級跨世紀經(jīng)典之作的金茂大廈建成,煙標上又迅速增加了這一成為海派建筑里程碑的著名景觀, 再現(xiàn)了上海又一著名的標志性建筑物。?
?
1999年5月, 上海牌煙標上出現(xiàn)了“紀念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的紅色文字,成為記錄上海輝煌和變遷的又一縮影。隨紀念煙標發(fā)行的同時,在煙盒內(nèi)還有作為贈送品的“上海風貌”香煙卡。這套以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名義制作的卡片共為10枚,分別為外灘新貌、浦東新區(qū)晨曦、楊浦大橋夜景、地鐵一號線、內(nèi)環(huán)線徐家匯立交、上海體育場、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圖書館、豫園商場夜景等景觀,以其小巧多姿的形式,反映出上海的時代風貌。這套小卡片,具有新時期上海歷史專題的文化價值,亦成為上海牌煙標邁向新世紀的紀念珍品。?
?
從歷史上看,上海牌還為1984年國慶35周年以及中國民航生產(chǎn)過特制卷煙,在紀念煙標和特種煙標中,留下了它的印跡。
??????
從上海牌煙標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來看,地域文化的載體是多元的,并非只有文獻研究。卷煙商標雖然是一種“商品化”的東西,但上海牌煙標在五十年中多樣的設計,還是為上海社會的變化提供了歷史資料。今天看來,上海牌煙標確實是一種豐富多姿的文化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