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上海市卷煙廠工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合影。
中國民族卷煙工業長期受到國際托拉斯壟斷企業的傾軋,再加上自身經濟實力薄弱、設備陳舊落后,又具有分散性、依賴性和投機性,因此始終難以獲得獨立、持久、充分的發展。民族卷煙工業的發展與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運動的勃起密切相關。每一次民族危機的出現和深化,都帶來了一大批民族企業的蕭條和倒閉;而每一次民族運動的掀起和高漲,又帶來民族煙廠的蜂起和繁榮。
民國時期,上海是煙草工業的中心,大約集中了全國60%以上的卷煙廠。特別是1919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總部遷到上海,并在上海先后建立了4家煙廠,使得上海民族卷煙工業更加集中。1927年,上海民族資本煙廠已由“五卅”運動前的14家增加到182家,為原來的13倍,達到近代上海民族煙廠的最高值,這一時期成為民族卷煙工業的“黃金時代”。但是好景不長,1927年后由于英美煙公司采取種種對策、國民政府不斷提高稅率等原因,致使民族卷煙工業日趨衰落。
20世紀30年代,上海四十多家卷煙廠聯合起來,成立了中華國貨卷煙維持會,目的是將民族煙廠團結起來結成統一陣線,號召國民吸食國貨,發展國貨卷煙,并于1935年8月8日開展了空前絕后的國貨卷煙促銷活動———“八八”國貨卷煙節,在上海大世界游樂場開展了長達14天的卷煙促銷活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