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煙工業公司青島卷煙廠始建于1924年,是英國資本家在中國建立的以上海為中心的卷煙工業分支機構,是山東省最早的機制卷煙生產廠家。
1952年,我國政府用贖買的方式從英國資本家手中接收了青島卷煙廠。當時,煙廠職工1300名,固定資產1014萬元,年產卷煙5.7萬箱,產值3496萬元,稅利1584萬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50多年來,青島卷煙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廠職工發場“團結、務實、創優、奮斗”的企業精神,通過深化改革,獲得了迅速發展,并逐漸由單純生產型企業轉變為生產經營型企業。以下是青島卷煙廠的簡要發展歷程。
1905年,大英煙草公司成立,總部設在英國倫敦;1919年,大英煙草公司在山東青島成立了“大英煙草公司駐青島辦事處”,主要經營煙葉海陸運輸業務。1923年,該公司開始在“大英煙草公司駐青島辦事處”原址籌建卷煙廠;1924年,卷煙廠建成,這就是今天青島卷煙廠的前身。1925年,該公司又在青島孟莊路7號租地建廠房23348平方米,有卷煙機45臺,日產卷煙300大箱,稱“大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
1934年,“大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改名為“英商頤中煙草股份有限公司”。
1941年,“英商頤中煙草股份有限公司”被日本人軍事接管,改名為“大日本軍管理頤中煙草公司青島事務所”,生產軍用卷煙。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英國資本家卷土重來,第二次經營該煙廠,于同年12月開工生產。
1945年以后,煙廠生產無法維持下去,最終停產。1949年,英國資本家拖欠工人8個月工資無力發放,因此一再向我國政府提出申請,請求我國接收該廠。為保障1000多名中國職工的生活,我國政府于1952年1月13日接收了該煙廠,改名為“國營頤中煙草公司”,后又于1953年改名為“國營青島卷煙廠”。
此外,新中國成立前的青島還有其他幾家煙廠,如嶗山煙廠、山東煙廠、大陸煙廠、華北煙廠等。這些煙廠有的是民族資本家開辦的,有的則屬“敵產”。上個世紀50年代,這些煙廠陸續合并為青島卷煙二廠。
1960年,青島卷煙一廠、二廠合并為青島卷煙廠。
?
英國資本家經營青島卷煙廠時,煙廠工人的生、老、病、死沒有任何保障。當時沒有托兒所,沒有哺乳室,女工生了孩子也沒有喂奶時間,年輕的媽媽們只好利用吃飯時間在馬路上給孩子喂奶。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每天中午吃飯時間一到,車間的大門就要上鎖,工人全部被趕出來,在廠院或馬路上吃飯。廠院是堆煤場,馬路上塵土飛揚,遇到刮風下雨的天氣,工人們便是一把雨水、一口風、一口干糧。那時工人中間流傳有一首歌謠:“一口涼窩頭,一口干咸菜,但凡有活路,不到大英來。”生動地描繪出當時煙廠工人凄涼的生活。而且,如果工人老了失去了勞動能力,就會被資本家開除。有的老工人被開除后走投無路,只有尋死。那時候全廠只有一個小保健站,里面有一個大夫、兩個護士。他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洋人老板和高級職員,一般工人有病也不敢前去就診,唯恐檢查出病來砸了飯碗。
1927年,軍閥張宗昌加重了卷煙稅收,英國資本家抗稅停產8個月,煙廠于1928年正月初五才開工。開工后,鍋爐工人點火點了很長時間,就是不見冒氣,英國資本家毫不負責地命令繼續點火,結果引起鍋爐爆炸,當場炸死九名工人。
當時,工人有“三怕”、“五不自由”?!叭隆笔?#xff1a;怕老板下車間,怕被送賬房,怕廠警無故找茬?!拔宀蛔杂伞笔?#xff1a;走路不自由,說話不自由,吃飯不自由,看人不自由,上廁所不自由。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煙廠工人更是遭受了百倍凌辱:上班進廠門時要向站崗的日本憲兵深鞠躬,下班時必須排隊等候搜身檢查;廠里駐有日本憲兵,設有刑訊室,對工人動輒嚴刑拷打;每天早上,日本人還要對工人進行“軍事訓練”,要求無論男女老少(當時廠里有不少童工)一律按時參加,若發現有動作不整齊的,就會肆意進行毒打、侮辱。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帝國主義的殘酷統治和對工人的非人待遇激起了煙廠工人一次又一次的罷工斗爭。1929年至1931年,煙廠工人先后舉行了三次罷工斗爭,迫使資本家作了讓步,答應了工人提出的部分條件:建職工食堂、建哺乳室;10小時工作制改為9小時;加班加點時每加一小時給半小時工資;每出品一箱煙,發給花紅二角等。
???
1952年1月13日,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青島卷煙廠工人熱烈的歡呼聲中緩緩升起。人民政府正式接管該廠,工人成了青島卷煙廠真正的主人。
生產關系的巨大變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人民政府接管青島卷煙廠以后,廠里首先成立了領導班子,并發動全廠工人出主意想辦法,大搞技術革新。技術革新項目先后搞了207個,到1959年,卷煙產量比帝國主義控制工廠時提高了10倍,勞動生產率也提高了10倍。上世紀70年代,青島卷煙廠增加了濾嘴卷煙的生產,并增加了混合型、香料型、薄荷型卷煙,提高了產值。1969年到1970年,生產車間淘汰了車間天柱,全部改為單機制動。1975年,青島卷煙廠建成11400平方米的濾嘴卷煙生產車間,促進了濾嘴卷煙的生產。
青島卷煙廠主要以生產烤煙型卷煙為主。在其生產的卷煙中,烤煙型有“大前門”、“宏圖”等牌號;混合型有“雙馬”、“彩波”等牌號;異香型有“白金鹿”等牌號,以上產品多次榮獲市優、省優、部優稱號。后來,青島卷煙廠又開發了“雙馬”系列產品,即內銷硬盒全包裝“雙馬”和簡裝、聽裝“雙馬”卷煙,深受消費者歡迎。
一直以來,青島卷煙廠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從強化質量入手,不斷完善質檢手段和產品質量,形成了一條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上世紀80年代末,青島卷煙廠優質產品產值率在53.59%以上。在1988年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青島卷煙廠出品的“雙馬”、“大前門”和“宏圖”、“白金鹿”卷煙分別被評為金獎和銀獎。
1982年,山東省煙草公司青島分公司成立。青島卷煙廠從此由單純生產型企業轉變為生產經營型企業,生產有了新發展。到1988年,煙廠職工增加到4000余名,固定資產凈值為6550萬元,年產量近60萬箱,是上世紀50年代的10余倍,年創利稅4億元,是上世紀50年代的26倍,占青島市財政收入的1/5。1987年至1990年,據《青島日報》見報的數據統計,青島卷煙廠產值、利稅都列青島市第一位,被譽為青島工業的排頭兵。
由于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島卷煙廠被青島市授予“文明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先進企業”、“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被山東省煙草公司評為山東煙草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榮獲各種榮譽100余種。
“七五”期間,青島卷煙廠被列為重點改造企業之一,總投資7250萬元,其中外匯340萬元。1989年,青島卷煙廠27500平方米的新廠房大樓竣工,車間內安裝了59臺(套)從德、英、日、意等國引進的先進制絲、卷接、包裝設備。“八五”期間,青島卷煙廠投資約1.31億元,其中外匯2620萬元,主要進行卷煙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的改造,淘汰陳舊設備,引進外國先進設備。改造完成以后,濾嘴煙年生產能力達到了42萬箱,實現年產值14.34億元,利稅9.48億元,生產技術達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的國際水平。青島卷煙廠歷經“七五”、“八五”、“九五”三次大規模技改后,其設備、技術、工藝狀況均達到了較高水平。
2006年,伴隨著青島卷煙廠“十五”易地技改工程和“十五/863CIMS”項目兩大工程的相繼完工,一座數字化、花園式的現代化工廠傲然矗立在美麗的嶗山風景區,青島卷煙廠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在行業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青島卷煙廠始終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煙草行業共同價值觀,以打造一流的卷煙制造基地為目標,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力爭使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再上新臺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