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廣交會上,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成立了翠鉆出口部,專門負責翡翠和鉆石制品的出口,由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分公司提供貨源。當時顏色一般水頭較差的舊翡翠手鐲每只僅十元人民幣,作為統貨出口,每批幾千件,有的香港客商買去以后將手鐲切割為兩個半圓,用作高檔女式手提包的提攀,現在想來有點暴殄天物了。1960年的廣交會上有兩件翡翠制品的成交轟動全場,一串透明老坑冰種綠的翡翠項鏈以24萬港幣售與香港一位富商,創下了當時新中國工藝品出口價格的新紀錄,現在至少賣到千萬以上了。還有一個清代全綠翡翠淺刻虎面煙壺也以2萬元高價賣給了一位著名的香港古玩商。幾年前,我在香港蘇富比的一場拍賣會上又見到了這件煙壺,最后成交價為360萬港幣。
那時上海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文物清理小組,把古舊工藝品集中在一起,把其中的精品送到博物館收藏,一般的則送到我們進出口公司倉庫用以出口換取外匯。六十年代初的一天,文物清理小組送來過一尊翡翠觀音,高約45公分,最寬處有15公分,百分之六十有鮮艷的綠色,透亮醒目。這么粗大精美的立觀音像十分少見,當時結算價為人民幣八千元。上海玉石雕刻廠得知這個消息以后,立即派了幾位老師傅來看貨,他們表示可以將觀音分割并改制成三件帶鏈條的翡翠花籃。我向公司領導提出不同意見,三只花籃最多能賣三萬多元,如果這尊觀音由我們公司直接出口的話,起碼可以賣十多萬元。最后決定還是由我公司出口創匯,當時孫經品老師和我商量先開價人民幣二十萬元。時任香港珠寶商會會長的李枝先生看后說如果把觀音剖開取其綠色的部分,可以制作幾十件上等的翡翠首飾,每一件能賣到幾萬港幣。但幾經斟酌后還是沒買。幾年后我們公司以二十萬賣給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
記得1968年的一天,文物清理小組送來了一大筐各色玻璃料器的舊鼻煙壺,作價每只5角。我把較好的精品煙壺先挑出來準備單獨出售,突然眼前一亮,在一大堆料器玻璃煙壺中發現了一件色澤通透鮮亮的清代翡翠煙壺。這件煙壺整體顏色均勻且透亮濃郁,是正宗的老坑玻璃種,而且腹部的膛子掏得非常薄。正因為其顏色實在太好才被人誤認為是料器,如此貴重的煙壺在清代應該是王公貴族的玩物了。后來這只翡翠煙壺的出口價格被定為港幣8萬元,當時一件真品馬少宣款的水晶內畫江東二喬煙壺僅售5千元,一件道光時期古月軒款的畫琺瑯凸料胎貓蝶煙壺僅售3千元。雖然這件翡翠煙壺定價十分高昂,但還是引來了香港珠寶商會的頭面人物注意。有位香港珠寶商人用卡尺量了一下煙壺口至頸的距離,說可以改三只翡翠巾圈,腹部太薄用途不大,煙壺的兩肩較厚可以改兩粒戒面,底部左右兩邊也有厚度,可以做兩顆較小的戒面,當場就決定買下并還價6萬港幣,我們覺得要損壞這件煙壺實在太可惜,于是緊咬出價沒賣給她。后來又來了一位香港翡翠商人也出價6萬元,我們還是堅持沒賣。直到70年代末期,這件煙壺才以10萬港幣售出,現在它的價值數百萬元了。
那時我曾經見到過幾副民國時生產的翡翠麻將牌,都以紅木或香紅木作盒。翡翠麻將要求選料上色澤基本一致,一般的原料很難達到要求,只有上等的翡翠原料制作出的麻將牌才能顯出主人的富有高貴。有兩種材料比較容易與翡翠混淆。一種稱為“雀石”,質地很象不透明較干的翡翠,用此材料生產的仿翡翠煙壺和擺件絕大多數都是民國時期的產品,雕工一般都比較粗糙。另一種是產于河南南陽的獨山玉,又稱南陽玉或河南玉,舊稱“流翠花”,其中上品色呈青草綠色或藍綠色,質地近似翡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