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出現時,最初的抽煙方式就是用煙斗了,可以說,煙斗是發現煙草的工具,有了煙草,煙斗就誕生了。
煙斗的歷史源遠流長,它作為人類發明吸煙的一個證據,數千年以來未被人所關注。最初古人用石頭做煙斗,或者用一個小的圓錐體在地上挖兩個連在一起的洞,一個洞里放入具有芬芳香味和麻醉作用的植物樹葉,吸煙者躺在另一個洞邊吸著煙,或者索性將這些植物直接撒在火中,坐在邊上吸入燃燒出的煙。
考古學家在美國大陸發掘出古人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用的石頭煙斗;在埃及,在4000年前的木乃伊邊發現有樹葉和煙斗的殘余物。阿茲臺克人(Aztec)和瑪雅人的考古痕跡表明,使用煙斗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一種文化。在阿茲臺克人的生活中,煙斗除了被用于宗教性的典禮外,還有社交的功能,經常在用餐結束時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習慣已然經過美洲大陸流傳給瑪雅人,使得他們也有這樣的傳統。智利的北部,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種在公元600年前用石頭做的煙斗,形狀是兩個煙道共連著一個斗缽,和公元200年到公元400年用陶瓷制成的煙斗形狀一樣,這充分表明了吸煙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阿根廷科爾巴(Cordoba)的考古學博物館中,有一個馬賽克拼成的圖案,描繪了二世紀一個在吸煙斗的羅馬人。全世界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煙草消費改革了歐洲的關稅和生活習慣。分析表明,美國的土著人是世界最早吸煙的人,他們將煙草用于神圣的宗教典禮,用于表達友誼,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貿易內容。在早期西班牙作家的著作中,提到了將煙草用于喚起祖先的靈魂拯救病人的儀式中。在所有與巫術有關的儀式中,煙草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1492年,哥倫布到達了美洲,在他的航海日志上記錄了土著人在吸煙草;同年11月13日,他已經開始采購煙草。這個日志是第一個關于煙草的書面記錄,雖然有很多證據表明煙斗普遍被用于許多美洲北部的區域。羅德里戈·德·杰雷茲(Rodrigo de Jerez)是哥倫布的一位水手,用了土著人的一個煙斗吸煙,他將這個習慣通過西班牙引入歐洲。從那一刻起,煙草開始有了歷史記錄,同時通過在歐洲的傳播,加速了煙斗的演化。
1534年,法國探險家Jacques Cartier發現了今天的加拿大。登陸以后,他在筆記中描述了他見到本地人抽煙的煙斗:“他們在一個空木頭的一端放了干草,然后點燃它,他們吸入燃燒出來的煙,而且經過鼻子再吐出來,那個木頭像一個煙囪。”
1535年出版的航海學家裴南德斯·奧維多氏的《印第安通史》是最早談到吸煙的著作之一。書中談到印第安的酋長使用一種Y字形狀的管子,上邊兩個孔插入鼻孔,另外一端裝上燃燒的煙葉和雜草等。他們用這種方法吸煙,直到失去知覺。印第安酋長使用的這種"Y"形的管子就是現在我們使用的煙斗的雛形。
在歐洲,雖然說抽煙斗的歷史是從公元1500年開始的。但事實上,則要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要早。塞爾特人(Celts) 早就有將具有香味的藥草放入自制的鐵煙斗來吸食的習慣。考古學家曾分別在意大利、俄羅斯及愛爾蘭等地出土過鐵和陶土做的煙斗。在意大利的龐貝古城中就有一幅壁畫《The Knucklebone Player》,其中清楚地描繪了一個人正享受著抽煙斗的樂趣。只是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歐洲人才知道煙草的存在。因此,所謂哥倫布發現煙草的說法,其實只是歐洲人自己的煙草發現史而已。歐洲人最早的煙斗,是用泥土做的簡單造型。十六世紀末,一位游訪英國Southwark Bear Garden的人說:“到處都有英國人在抽煙,每個人都用一個泥制的煙斗,把煙草放入煙缽里,而煙草很干燥,以至于放入時會摩擦成粉末狀,然后點燃煙草,將煙吸入口中,再從鼻孔里吐出。”
1550年,一個叫吉恩·尼古特·維耶曼(Jean Nicot de Villemain)的法國大使在里斯本發現了煙草可以治療頭痛;1560年,煙草已經被歐洲大陸所熟知,在皇后凱薩琳·德·梅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的溫室里,已經開始播種煙草的種子和制作干的煙葉了。
從1564年開始,水手使用白堊土制成的煙斗來吸食煙草。在法蘭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所屬的英國艦隊上,船員已經開始用煙斗吸食煙草。
1585年,華特·洛利(Walter Raleigh)將煙草介紹給伊麗莎白女王。在16世紀的最后四分之一時間,第一個用泥土制造煙斗的人在英國斯塔弗德郡和什羅普郡出現。
1600年,鐵煙斗被用于挪威。
1604年,英國的詹姆士一世發動了第一個反煙草活動。
1618年~1648年的戰爭期間,吸煙斗的習慣在美洲大陸各處傳布。大約在1650年,倫敦已經有了120個熟練的煙斗制造者,在布里斯托爾有17個。英國人使煙斗流行并且是第一個開放買賣泥土煙斗的國家;在荷蘭豪達(Gouda)也開始買賣煙斗,而且一直維持到19世紀初。
在歐洲,第一個木制煙斗于1650年出現在德國的烏爾姆(Ulm),一個因為煙斗制造出名的城市。煙斗制作材料主要是胡桃木和其他樹種如橡樹、山毛櫸、榆樹和黃楊木,外面被鐵皮包裹,避免他們過熱。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材料已經被成功地用于制作煙斗:從中東的水煙斗,到用橡膠樹的枝葉;從黑銅、象牙和黑檀樹,到那些玉米芯和密蘇里海泡石。跨過大西洋,中國人也已經利用多種材料做成煙斗,包括水煙斗。
從公元1660年以后,英國人的生活開始變得比較有錢有閑了,因此英國煙斗制造商就開始設計生產較為復雜的煙斗了。首先出現的,是陶制的長煙斗(Churchwarden),隨后出現了各種特殊造型及不同材質的煙斗。十八世紀開始,人們采用銀、陶瓷、玉、瑪瑙等材質制作煙斗。到十八世紀為止,煙斗大都是用銀、瓷土、陶土、玉及瑪瑙等材料制做而成的。這個時期的煙斗制作技術十分優良。煙斗雖然十分美觀,但大部份的煙斗都不是很實用,直到海泡石 (Meerschaum)的出現,才使煙斗的制造更進一步。海泡石是一種白色、質輕的礦石(主要產地在土耳其),原來用來雕刻成裝飾品的。在十八世紀中期,巴黎的工匠采用海泡石來制造煙斗,他們以精湛的技藝,雕刻出各種造型的煙斗,當時一支煙斗的價格高達50英鎊以上。隨后,英國的煙斗制造商采用較簡單的技術,制作出各種不同造型的海泡石煙斗,以降低制作成本。
??
煙斗
歷史上,聰明的人類發明了眾多利用煙草的方式:香煙(Cigarette),雪茄(Cigar),水煙(Hookah),嚼煙(Chewing Tobacco),鼻煙(Snuff)……當然還有我們的主角――煙斗(Pipe)。那么,煙斗有什么優勝之處,使無數人為之著迷?我們知道,抽香煙的過程,就是匆匆點燃,狂抽一陣,煙氣夾雜著煙紙燃起的氣霧,經過呼吸道,一直進入到肺泡--在焦油(Tar)及其他數之不盡的有害物質瘋狂侵襲身體的同時,尼古丁(Nicotine)通過粘膜中的毛細血管,進入腦部,產生鎮定或興奮的作用。眾所周知,全球每年有無數人死于由抽香煙引起的肺癌、喉癌、中風、心臟病以及許多其他疾病。吸煙嚴重危害健康。抽煙斗,抽的是“空煙”,即煙香只在口腔中打轉,充分體味后,全部吐出,而不吸入肺內。據說,煙斗絲的焦油、尼古丁含量,是香煙的五倍之多。何以眾多煙斗客還能長命百歲,甚至根據一份美國衛生總署(Surgeon General)的正式統計報告所述:煙斗客平均比非吸煙者還要稍稍長壽?除一般認為的原因,即抽煙斗有鎮定心神,消除壓力,為煙斗客帶來無比的歡愉和快感外,答案就是:“空煙”。這種利用煙草的方式,既通過口腔內的毛細血管吸收尼古丁,又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焦油及有害氣霧損害肺部。煙斗是最原始,然而又是最科學的煙草利用方式,據說上古的瑪雅人和美洲印地安人,早已懂得。其后才有雪茄,而香煙無疑是最現代的。所以,利用抽煙斗來戒香煙,成了不少煙斗客當初學抽煙斗的重要原因之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