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吳收藏的鼻煙壺
鼻煙壺在清代曾被稱為帝王的“第二生命”,熱衷于收藏鼻煙壺的福州藏家老吳告訴記者,收藏鼻煙壺也考驗藏家對繪畫藝術的鑒賞能力。記者獲悉,從拍賣市場來看,目前最貴的鼻煙壺是去年秋拍成交的乾隆款御制銅胎畫琺瑯彩歐式仕女圖鼻煙壺,高達782萬元。
鼻煙壺在明朝萬歷九年流入中國,到乾隆年間發展到鼎盛期,從帝王到達官貴人,都將它視為第二生命。到了清末,鼻煙逐漸被社會淘汰。
老吳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收藏鼻煙壺,是因為他以前花大價錢買過幾幅假畫,后來偶然接觸了鼻煙壺,就看中了鼻煙壺體積小、價格便宜、易保存、里面也有名家做的畫、可放在掌中欣賞的特點。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他先后從北方收藏了10多個雍正和乾隆料胎畫琺瑯鼻煙壺。
記者在老吳家看到,鼻煙壺“身高”一般只有五六厘米。
從材質來看,鼻煙壺大致分為料質(玻璃)、瓷質、玉質等。
記者獲悉,在今年春拍和秋拍中,各大拍賣公司采取收縮戰略,紛紛減少拍品和場次,但是仍有不少公司保留了鼻煙壺專場,比如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歌德等。不過不同品種的價格相差很大,金銀質的鼻煙壺存世量少,銅的相對多一些,而且多數以畫琺瑯的工藝形式出現,收藏價值較高;玉石類鼻煙壺的價值更因質地不同而千差萬別,材料越稀少越珍貴;料壺和瓷壺最為常見,收藏價值不高。從拍賣市場來看,拍賣價格最高的前十位都是料胎畫琺瑯和銅胎琺瑯鼻煙壺,目前最貴的鼻煙壺,是去年秋拍成交的乾隆款御制銅胎畫琺瑯彩歐式仕女圖鼻煙壺,高達782萬元。不過一些普通的鼻煙壺只有幾百元。
老吳認為,收藏鼻煙壺除了要對比材質,更考驗著藏家對繪畫藝術的鑒賞能力。經常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料胎畫琺瑯和銅胎琺瑯鼻煙壺值得留意,而鼻煙壺名家有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之等人。
在老吳的藏品中,有不少內畫鼻煙壺,題材有竹子、人物等。其中人物內畫鼻煙壺有兩個,一個畫的是道光帝嗣曾孫溥倫的肖像,另一個畫孫中山與宋慶齡合影肖像。老吳稱,這兩個都是馬少宣制的內畫鼻煙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