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博覽會上亮點諸多,鼻煙壺也成為此次展會當中的一大特色。鼻煙壺,簡而言之,就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于一身,采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成為中外人士珍愛收藏的對象。
時至今日,鼻煙壺以它的體積微小,乃為掌中之物,便于攜帶,可以隨時地取出把玩欣賞,令人愛不釋手,小小的鼻煙壺,集歷代文化藝術精華于一爐,沒有一項中國藝術工藝中能集這么多工藝變化于一身,因此早在19世紀末歐美藝術品藏家就已經開始注意鼻煙壺的收藏了,漸漸眾多收藏者對其青睞有加,促使鼻煙壺價格迅速上漲。
本屆博覽會就鼻煙壺的未來市場走向的專業性研討會,將于12月22日下午1點半在全國農展館新館的會議室召開,會上邀請到肖秉俠(中國博物館協會民辦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宋建文(北京古玩城董事長、北京古玩城(分鐘寺)古典家具市場董事長、北京古玩城書畫藝術世界市場董事長,并任鼻煙壺研究會會長)兩位作為主講。還邀請到陳光群(北京)、董雪(河北石家莊)、黑冠宇(中國鼻煙壺研究會會長亞洲中國鼻煙壺聯合會主席)、科左融(臺灣)、劉新巖(中國鼻煙壺研究會秘書長)、李輝(中國鼻煙壺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羅嘉(北京)、李公偉(哥倫比亞)、劉曉偉(北京歌德拍賣公司董事長)、劉守本(北京)、李德政(北京)、李廣琪(北京)、馬氏傳人(北京)、馬明忠(北京)、馬明欣(香港)、王習三(原中國鼻煙壺專業委員會主席亞洲中國鼻煙壺聯合會主席)等諸位嘉賓與眾多古玩收藏愛好者,針對鼻煙壺的未來是否依然方興未艾、是否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是否能走更遠進行一場不一樣的討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