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小小的瓶口,用筆在瓶內作畫,同時加以雕、鏤、嵌等工藝,畫出藝術的大千世界。3月24日,青島寶安區群眾文化藝術館內,“一帆內畫展”向市民們展出了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內畫,內畫家王蒙良攜近200幅精美作品開展。
本次內畫展作品中,除了部分鼻煙壺內畫外,更多的是以深圳特區三十年建設的輝煌成就為題材,以黑白、黃土地色、綠色和紅色來表達深圳發展的不同階段,畫家沿著時間通道,帶著人們回望曾經的歲月。
內畫家王蒙良介紹,內畫最早興于清末,以鼻煙壺瓶內為畫作主體,當時內畫工藝達到了很高程度。“內畫是綜合料器、書法、繪畫等多種藝術元素,幾乎涵蓋了所有手工藝行業的精湛技藝,是我國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從小就酷愛畫畫的王蒙良,師承業內大師王習三老先生,從藝三十年來,不斷進行著內書藝術的探索。他告訴記者,內畫的制作囊括了傳統的寫、畫、雕、刻、鏤、鏨、燒、焊、鑿、磨、鑲、嵌、鑄等多種工藝,沒有一項中國藝術能集這么多工藝變化于一身。
前來觀展的一些業內專家對王蒙良的畫作極感興趣,“他的作品融中、西繪畫技法于一爐。吸收了‘京派’和‘冀派’內畫的特點。”觀賞者表示,其創新出的“內畫油畫透壁”技法,使中國內畫有了一個新的飛躍,其特點是精細染、造型準備、風格典雅,以國畫色和油畫色綜合表現手法摹擬多個畫種的畫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題材方面的創作上非常突出。在內畫藝術領域逐漸形成了自已古樸細膩,清新淡雅的藝術風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