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
煙斗坊一角。
“找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手握一把煙斗 ,細細品味的不僅僅是煙絲,更是人生。”5月26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煙斗坊見到了經營煙斗生意的李清,在他看來,“會抽煙斗會被冠以成熟男人的標志”,而“收藏煙斗講究的是緣分與機會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得了的。”讓我們聽聽李清和他的“煙斗坊”的故事。
偶然結緣
初見感覺很特別,結緣煙斗十余年
在解放路與四馬路交叉路口西的一個夾角處,有一間不算大的門頭,門口是一架焊接的樓梯,門頭上寫著“煙斗坊”,這就是李清精心經營的地方。5月26日下午3時許,記者走進煙斗坊,瞬間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一個私人的博物館。形態不同的展柜厚實古典,煙斗架上井然有序陳列著百余件樣式各異的煙斗。
說到當初為何要選擇經營這家“煙斗坊”的時候,李清淡然一笑,他告訴記者,第一次見到煙斗時是與一位房地產商談論房子的事情。說到一半,這位房地產商從包里拿出了一只煙斗,放上煙絲,點著后靜靜地“品嘗”著,沒想到李清從此便與煙斗結下不解之緣。“與煙斗結緣其實是順其自然,看到這位朋友抽煙斗自得其樂,有種特別的感覺,于是也想買來玩一把。”李清說,1998年的時候,他開始嘗試接觸煙斗,研究煙斗的品牌、樣式,也開始嘗試購買屬于自己的第一款煙斗,事后,從“一見鐘情”到最后與它“喜結良緣”經營煙斗坊,他已與煙斗結緣十余年。
緣主沉浮
買煙斗需要運氣,收藏煙斗看緣分
26日下午,記者在李清的煙斗坊里見到了他自己收藏的部分煙斗,煙鍋有大有小,形狀不同,做工也不盡相同,“制作煙斗的原料大多是石楠根,根部年齡越大,煙斗的質量就越好,每一款煙斗只會出幾個,就算顧客再喜歡,能否購買到也要看運氣。”說到這時,李清為記者介紹起來,他說,煙斗一般有兩部分組成,即煙鍋和煙斗嘴。煙斗嘴常用熱固性材料(如膠木或尼龍等)制成,過去還有用硬橡膠和琥珀的。煙斗有大彎、小彎、S型以及直把幾種,煙鍋有大有小,有圓柱型的,蘋果型的,還有自由式的。
“每種煙斗都有自己的長處,不同性格的人也會用不同的煙斗。”談話間,記者看到,煙鍋壁也有厚有薄,有表面是光亮的,有用吹沙的辦法打掉表面較軟的部分而形成麻面的,他表示,選擇煙斗的時候也是很有講究的,比如,短小的煙斗比較輕,適合年輕人,而厚重的煙斗則能提供較理想的吸煙滿足感,比較適合有一定年齡和煙齡的人。光亮的煙鍋看起來漂亮,但是喜歡麻面的人則認為麻面有利于散熱而且握在手里不易滑脫 ,“煙斗作為男人修飾的一部分,其外型就自然參考服飾的一些基本規則了。”他告訴記者,其實抽煙斗是一個"慢活",收藏煙斗講究的是緣分與機會,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的了,“抽煙斗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需要靜下心來才能夠真正體味到煙斗之樂,抽煙斗一般28歲至45歲之間的人居多。”
靜享其美
一天抽不上一斗關鍵是享受過程
采訪中,李清回憶了在2009年的年會他們舉辦的一次抽煙斗比賽,“比賽一開始的半個小時內,有很多人堅持不住就退賽了,但我卻在舞臺上抽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比賽結束后,放在我煙鍋里的煙絲還有呢。”說到這,他說,當時比賽的時候他們用的都是同樣的煙斗,自己向煙鍋里放煙絲。在比賽開始的一個半小時以后,有一個來自杭州的參賽者問組委會能不能有兩個第一名,但組委會說不能。于是那個人就退賽了,這個時候,整個舞臺上就剩下了他自己。
他告訴記者,當時贏得這個抽煙斗比賽,其實他是有秘訣的。那就是他在選擇填放煙絲的時候有自己的一種方式,他習慣性地用煙絲填滿煙鍋,然后用煙斗壓棒順著煙鍋的內壁壓實煙絲,再把斗嘴放入嘴里試試,感覺自己抽起來比較舒服再點燃煙絲,“其實我一天都抽不上一斗煙,每次抽的時候都是靜下心來仔細去研究,有時,四克煙絲會抽兩個小時。”李清說,但多數人每天抽十次八次,他們追求的就是過癮。
感悟
從香煙到煙斗從懵懂到成熟
李清說,從抽香煙到抽煙斗的過程,可以形象地稱為從懵懂到逐漸成熟的過程,很多人在年少時都會把香煙作為青春的一個符號,而當你覺得需要一把煙斗來享受或者彰顯什么時 ,可能完成了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我的煙齡差不多得有 20年的時間了,那時抽煙為的就是一種超越年齡的叛逆感,而現在抽煙斗時最多的是享受這個狀態。”李清笑了笑說。
當記者問,如何看待關于香煙到煙斗的這個過程轉變時,李清說,“其實一開始,之所以抽煙斗,也可能是部分年輕人的虛榮,但在他看來,玩煙斗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李清說,想想也沒有那么復雜,就是給自己找點樂子。李清告訴記者,抽煙斗的人其實是很安靜的,像是在思考,對于他來講,30歲左右他開始抽煙斗,后來更多地是在享受,這種感覺很是微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