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與莊智博(Mary and George Bloch)夫婦被譽(yù)為近20年來全球最著名的鼻煙壺收藏家,其擁有的藏品多達(dá)1720件,總價值預(yù)估超過7000萬美元,囊括了近三個世紀(jì)中國鼻煙壺的絕世珍品,在國際上也少有藏家可與之媲美。
5月27日,香港金鐘太古廣場的“香港蘇富比藝術(shù)空間”,“瑪麗及莊智博珍藏鼻煙壺第六部份”拍賣會在此舉槌熱烈。最終,170件拍品全部拍出,創(chuàng)出了總成交額3420萬港元超越估價逾一倍的白手套紀(jì)錄,其中一件華美絢爛乾隆時代的花籃式鼻煙壺更拍出了268萬港元的全場最高價。
鼻煙壺收藏大家
這件成就最高價的花籃式鼻煙壺,為清代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鼻煙壺,壺身由金黃的提手花籃和籃中粉紅翠綠的花朵圖案構(gòu)成,精工妙作,活色生香。更為珍罕的是,該鼻煙壺落款不是通常的“古月軒”或“乾隆年制”,而是直書“御制”,顯然為乾隆帝御用賞玩的珍品。
另一件高8.07厘米的“玻璃畫琺瑯西洋仕女鼻煙壺”,也是此次170件拍品中彌足珍貴的一件。它于乾隆年間由北京宮廷造辦處制作,壺上畫著一個美麗的在春天花園游玩的外國女郎。
而此次香港蘇富比春拍鼻煙壺,不過是瑪麗、莊智博藏品的很小部分。在全世界屈指可數(shù)的幾位鼻煙壺收藏名家中,瑪麗、莊智博被譽(yù)為近20年來鼻煙壺的最大藏家,其擁有的珍貴藏品多達(dá)1720件,總價值估計超過7000萬美元,囊括了近三個世紀(jì)中國鼻煙壺宮廷御用和文人珍玩的佳品,曾于大英博物館及香港藝術(shù)館等各大國際藝術(shù)館展出。
瑪麗與莊智博都是猶太人。他們一個出生于白俄羅斯,一個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的工業(yè)世家。1969年,兩人在天津認(rèn)識并結(jié)為夫婦,后長居于香港和東京。
瑪麗與莊智博都有著深厚的“中國情結(jié)”。遇到瑪麗前,莊智博就醉心于集郵,和瑪麗結(jié)合后,莊智博的藝術(shù)品位得到極大提升,收藏視野及興趣也得以拓展,開始轉(zhuǎn)向各類藝術(shù)作品的收藏,包括日本牙雕漆作、中國陶瓷及工藝品、西方現(xiàn)代畫與雕塑。1980年代初,他倆又開始了鼻煙壺收藏。
瑪麗和莊智博與鼻煙壺結(jié)緣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是一種必然。他們早期收藏的藝術(shù)品大多來自中國和日本,這些藏品價高量少,每年能收藏一兩件就已數(shù)難得。一次偶然的機(jī)會,莊智博獲贈了一只精巧的中國鼻煙壺,這只散發(fā)著貴族氣質(zhì)的掌中珍玩立即激起了他極大的好奇心和收藏興趣。因為鼻煙壺玲瓏袖珍,便于攜帶和存放,而且當(dāng)時市場尚未形成,藏品易得,價格也不貴。此后瑪麗和莊智博走遍世界各地,造訪博物館,參與拍賣會,其收藏過程充滿了源源不斷的快樂。
瑪麗和莊智博深諳“巧物宜傳承,分享趣更高”的收藏真意,不僅熱衷于和其他藏家分享收藏樂趣,其藏品更經(jīng)常亮相于世界各地的展會。他們的收藏瑰寶首次綻放光彩是在悉尼L. Moss有限公司旗下的畫廊,并出版了《瑪麗及莊智博之鼻煙壺》一書。1990年,他們的珍稀藏品展又在巴黎老佛爺畫廊舉辦,三年后在維也納的Creditanstalt又有了第三場展出。
1994年,瑪麗和莊智博在香港藝術(shù)館上演了一場鼻煙壺大典,隨后出版的《盈寸纖研——瑪麗及莊智博鼻煙壺珍藏》一書,成為鼻煙壺收藏的權(quán)威之作。第二年,他們的鼻煙壺珍藏又先后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和新加坡國家博物院展出,不僅極大地滿足了國際藏家對這些“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shù)品”的渴望,也使得鼻煙壺的收藏?zé)犸L(fēng)行整個歐亞大陸。同期,由大英博物館出版的專著《瑪麗及莊智博的鼻煙壺珍藏》問世。兩年后,這些珍品又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展出。
拍場上的大贏家
收藏總是和拍賣雙生相伴,瑪麗和莊智博的收藏生涯也不例外。蘇富比中國及東南亞區(qū)董事、中國瓷器及工藝部資深專家沈恩文(San Shum),向媒體講述了瑪麗夫婦的收藏拍賣故事。
瑪麗與莊智博1980年代初展開鼻煙壺收藏之時,香港蘇富比是亞洲區(qū)內(nèi)唯一舉行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的國際拍賣行,瑪麗和莊智博便成為他們的重要客戶。而時任蘇富比中國藝術(shù)部專家的Robert Kleiner,日后也成為瑪麗和莊智博的顧問之一,瑪麗和莊智博收藏的不少珍品都購自上世紀(jì)80、90年代的香港蘇富比的私人專場拍賣。
瑪麗和莊智博的收藏歷程結(jié)束于2009年莊智博的辭世。此時,瑪麗也認(rèn)為到了給他們畢生收藏找下家的時候了,因為早在莊智博生病前就有通過拍賣讓其他收藏家分享其珍藏之意。而此次香港蘇富比春拍,只是瑪麗及莊智博諸多藏品的冰山一角,因為此前他們的鼻煙壺珍藏已創(chuàng)造過多場拍賣佳績。
2012年5月23日-27日,英國邦瀚斯拍賣行2012年春季拍賣會在香港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3.07%]舉行,瑪麗及莊智博鼻煙壺珍藏(第五部分)是此次春拍的最大亮點(diǎn)。而這個亮點(diǎn)的背景是,瑪麗和莊智博鼻煙壺珍藏的前四部分在拍賣中均全部成交,并創(chuàng)造了11項世界紀(jì)錄。
該專場共推出175件鼻煙壺拍品,總估價為2400萬-4000萬港元。其中彌足珍貴的是一件銅胎畫琺瑯西洋母子圖鼻煙壺,高5厘米,是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為乾隆皇帝量身打造之物,估價為400萬-800萬港元,最終以482萬港元售出。
而在2011年5月,香港邦瀚斯拍賣行為全球鼻煙壺藏家呈上的華麗盛宴——“瑪麗及莊智博鼻煙壺珍藏”專場拍賣中,142件鼻煙壺藏品靚麗登場,總成交額達(dá)3836萬多港元。其中一件高8.07厘米的御制玻璃畫琺瑯西洋仕女鼻煙壺,為乾隆時代宮廷造辦處精工制作,最終于2011年11月秋拍中以2530萬港元的高價拍出,創(chuàng)下鼻煙壺拍賣的世界紀(jì)錄。該鼻煙壺是莊智博1984年3月15日于紐約蘇富比以4.4萬美元(34.32萬港元)購入,20多年后價值增長超過73倍。
中國藏家國際化
鼻煙壺雖是小巧的掌中珍玩,卻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奇異載體,它集詩書畫印、雕刻鑲嵌等眾多文化奇巧于一身,材質(zhì)更多采多姿,銅胎畫琺瑯、瑪瑙雕刻、內(nèi)畫玻璃等,器雖袖珍,幾乎窮盡所有珍貴材質(zhì)。
多年以來,鼻煙壺卻是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在國內(nèi)備受冷落,致使鼻煙壺被廉價大量出口至國外。與此相反的是,國際藏家卻對這個凝聚著中國能工巧匠文人雅士智慧和性靈的藝術(shù)品趨之若鶩,上乘佳作往往一露臉便被買走,所以目前幾乎九成鼻煙壺精品都藏于海外,包括大量明清官窯鼻煙壺精品,也是外國藏家手中的私藏。
鼻煙壺重新流轉(zhuǎn)回中國故土,其實也有瑪麗與莊智博的一份功勞。1999年,瑪麗、莊智博與美國中國鼻煙壺協(xié)會合作推出了一期內(nèi)畫鼻煙壺展覽,當(dāng)年大量藏品更在香港大學(xué)博物館展出。第二年,他們的藏品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并被載入書籍《清代宮廷包裝藝術(shù)》。
其后,隨著國內(nèi)收藏市場的火速升溫,鼻煙壺收藏拍賣也日漸活躍,不僅身價輪番上漲,突破千萬元大關(guān),市場更逐步走向成熟。國內(nèi)藏家對高端精品鼻煙壺寵愛有加,尤其是對宮廷御制和皇帝御賞的追捧更甚,但在國內(nèi)市場精品相對匱乏的情況下,中國買家開始將目光轉(zhuǎn)向國際拍行。
近幾年,在國際鼻煙壺拍賣市場,除知名海外藏家的參與競拍,中國內(nèi)地新藏家的身影也越來越多,鼻煙壺精品開始回流中國。早在2010年3月紐約舉辦的“琳達(dá)、里德爾、霍夫曼中國鼻煙壺藏品專場拍賣”中,亞洲買家的人數(shù)就超過了西方買家。有資深藏家因此斷言,鼻煙壺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收藏市場的下一只“藍(lán)籌股”。
沈恩文也表示,雖然對比書畫和其它御制瓷器工藝品,鼻煙壺收藏規(guī)模還不能相提并論,但收藏家之地域分布已非常國際化,而隨著過去十多年中國收藏家的積極參與,鼻煙壺的收藏價值也明顯增長。加上趨向以分段形式推出的鼻煙壺私人收藏專場拍賣,更引發(fā)大量藏家關(guān)注,也吸引不少新收藏家進(jìn)場。
篤行致遠(yuǎn)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