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喜路煙斗
阿弗雷-登喜路1893年接下了父親的馬車用具工廠,那時他只有21歲。然而他已經預見了后來的汽車時代終將來臨,因此把馬車用具工廠轉型為汽車用具工廠Dunhill's Motorities。它們生產很多汽車周邊用品,例如汽車喇叭、車燈、皮風衣、野餐用具、定時器等諸多用品。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當時名流的喜好物——煙草。
1904年他設計了一款有擋風作用的煙斗,讓駕駛敞篷車的人可以一邊抽斗一邊開車,不會讓風吹得火星四濺,這個設計如今看起來顯得無用,但是由于當時車速并不快,這樣的設計已足堪大用,也顯示了一百多年前,登喜路在考慮客戶使用方便上已經勇于創(chuàng)新。1906年他開了登喜路旗下第一間煙草店,讓顧客可以依據(jù)自己喜好的配方調制斗草,并且提供高質量的古巴雪茄。當時很多煙斗都來自法國,而且煙斗被視為消耗品,由于價錢便宜,很多煙斗質量相當粗劣,抽起來煙味并不好,而且過一陣子就不得不丟棄。登喜路決定要打破此種狀況,他使用最好的石楠木,用橄欖油浸泡除沙并增加木頭的耐熱度,此外在所有的工序上,盡可能達到盡對完美,讓煙斗幾乎能使用一輩子,而且每次的吸煙效果都讓人非常滿足。在棉絨與鐵絲做的煙道通條發(fā)明前,他發(fā)明了鋁制的內管,讓煙道更輕易保持清潔,避免不同口味煙草串味,鋁內管也可以輕松替換,并可降低進口煙的溫度。
他也是第一個用噴砂工藝來制作煙斗的人,這讓煙斗有更好的散熱表面積。這種噴砂煙斗,由于需要的制作工序更多,當時售價比光面煙斗還高。他在所有的細節(jié)上都追求盡善盡美,而且主動替顧客設想更完美的解決方式,盡管產品價錢不菲,依然贏得了很多客戶的支持,其中包括英王喬治六世與著名首相丘吉爾。關于登喜路與這位英國名首相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二戰(zhàn)某天倫敦半夜遭受德軍轟炸,轟炸過后不到半小時,丘吉爾接到登喜路通知:“閣下寄存本店的雪茄完好無損,可以隨時取用。”
直到今天,登喜路的煙斗依然遵循著百年前所設定的制斗工序,由15位總年資加起來超過260年經驗的工匠制作。精選超過100年樹齡的石楠木根,六星期時間,超過90道制作工序全部以人手來完成。有些煙斗玩家對這種程序分工與固定妝容的煙斗制作方式略有微詞,但是只要抽過登喜路煙斗,就會完全理解與認同它所堅持的“實用”理念。不管是售價最低的“貝殼石楠”(Shell Briar)系列,或是最昂貴的“死根”(DR)系列,它們都擁有盡妙的透氣性與超凡的耐熱性,不需要開斗馴斗即可使用,讓吸煙享受升華成一種藝術,即使最挑剔的斗客也會閉上嘴巴好好享受。在我抽過的各國各色煙斗中,這種盡妙的感受幾乎無人可敵,只有日本拓制作所的產品委曲可以媲美。
登喜路現(xiàn)在已經成為了一個跨國精品品牌,但我以為它的煙斗有著無可撼動的代表性。充分反映出英國人的獨到品位與對實用細節(jié)的質量堅持。特別一提的是,他所生產的打火機,制作考究,堅實耐用,在重量與尺寸大小上,極方便稱手,用越久越知其妙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