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壺是用來裝鼻煙的容器。明朝時期,盛行于歐洲的鼻煙開始傳入中國,隨之而來的還有丑陋簡單的鼻煙壺。不久,東方人開始嘗試制作既美觀又實用的鼻煙容器,就這樣,鼻煙壺在東方大放異彩。
“從清朝開始,鼻煙壺漸漸演變成集書畫、雕刻、鑲嵌等工藝于一身的精美藝術品,于是,‘東方鼻煙壺’反過來成為西方藏家的心頭大愛。”我家有寶俱樂部雜項專家白云峰介紹說,如今鼻煙壺已無使用價值,“賞心悅目”成為它的惟一功用。
據專家介紹,在清代,鼻煙壺更多是兼具實用價值的,清代上自帝王貴族,下至普通百姓,吸聞鼻煙甚是風行。所謂鼻煙,其實是一種煙草制品,相當于現在的煙絲,但無需燃燒。鼻煙的制作工藝很復雜,需要將煙草研磨成末,再加入名貴藥材和花卉進行提煉,因此,成品的鼻煙本身就有著極其多樣化的煙味。
由于鼻煙是舶來品,當時中國沒有盛放鼻煙的容器,而清朝皇室貴族對此物尤其偏愛,于是,能工巧匠們開始使用各種珍貴材料制作精美的鼻煙壺。很快,鼻煙壺掀起了一股全民風潮,它不僅僅是鼻煙容器,更多用來彰顯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鼻煙壺融合了中國古代的多種藝術形式,它將玉石、琺瑯、水晶、瑪瑙、瓷等與繪畫、書法藝術結合起來,器型繁多、圖案豐富、工藝復雜。“比如,有人比喻鼻煙壺的上方兩邊為美人肩,就是強調線條的優(yōu)美。”藏家肖武說。
據悉,上世紀80年代,鼻煙壺收藏才正式形成國內收藏門類,90年代中期達到收藏高峰。1996年,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舉辦了國內第一個鼻煙壺拍賣專場,鼻煙壺開始脫穎而出,精品鼻煙壺市場價位每年至少以50%的漲幅攀升。
以內畫鼻煙壺為例,2000年國內一流大師作品市價在1萬到4萬元,其弟子作品價格在3000元到8000元,到2008年,大師作品價已飆升至5萬到10萬元,弟子作品也高達1萬到5萬元,年平均上漲50%左右。而如今,清雍正、道光年間的精品鼻煙壺身價更是高達上百萬元。
目前,在烏魯木齊藏市,偶有清代、民國時期的玉質、瑪瑙材質的鼻煙壺,價格從數千元到萬元不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