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鼻煙的習俗,源自煙草發明者印第安人。意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煙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陳化,經數年而生產商業化的鼻煙。
漢人吸聞鼻煙始于明代。明末鼻煙進口甚少,僅廣東一地有人吸聞。康熙開放海禁,西方傳教士攜帶大量的鼻煙和盛裝鼻煙的玻璃瓶。吸鼻煙漸成風尚。西方諸國相率進貢鼻煙和玻璃制的鼻煙瓶,先是葡萄牙,接著是英、法等國。乾隆皇帝常以鼻煙賜賞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習,漸漸地吸鼻煙成為社會時尚,鼻煙壺的作用漸漸顯現。
鼻煙壺興起于清朝,到現在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有些人對鼻煙壺的認識,也只停留在表面,如今,時代的變化,鼻煙壺也發生了變化,改變的不只是其工藝水平,還有鼻煙壺的作用,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鼻煙壺的作用。
鼻煙壺的作用是裝鼻煙。鼻煙壺是專門盛裝鼻煙用的,為了便于攜帶,一般大小如一包香煙。從存世遺物中,順治程榮章造的銅雕云龍鼻煙壺二十余件鼻煙壺,是最早的鼻煙壺。康熙對西方工藝品情有獨鐘,他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制作和畫琺瑯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內制作鼻煙壺。鼻煙壺藝術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煙壺成風,盛入鼻煙的用途漸至其次。中國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等都用在了鼻煙壺上。乾隆時鼻煙壺成了斗富顯示身份的東西。
清代內刻畫鼻煙壺
隨著時間的發展,鼻煙壺的作用也逐漸發生了改變,從盛放鼻煙的容器到用于收藏的藝術品,鼻煙壺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一條優美的痕跡,地位斐然。
鼻煙壺的作用:作為鼻煙容器
鼻煙壺的命名是由鼻煙而來,鼻煙在明代傳入中國,剛開始并沒有適合的容器盛放,后來逐漸產生了鼻煙盒,到了清代,鼻煙壺產生了,人們發現,這種口小腹大的容器特別適合鼻煙的保存,使用鼻煙壺,鼻煙不容易受潮,并且大小正適合握在手里,方便攜帶。于是使用鼻煙壺放置鼻煙也就成為一種時尚,所以鼻煙壺的作用就是用于保存鼻煙的。
鼻煙壺的作用:作為工藝藝術品
隨著歷史的發展,鼻煙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工藝品而漸漸被人們所接受,并且隨著鼻煙壺工藝水平的不斷發展,鼻煙壺外觀越來越精妙,玉石就逐漸形成了匯集眾多工藝技術于一身的藝術收藏品。如今,鼻煙壺在收藏界已經具有很大名氣,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鼻煙壺已經成為供人們欣賞和收藏的精美藝術品。
鼻煙壺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結晶,16世紀以后,鼻煙傳入中國東北地區,那里的游牧民族無法在馬背上用煙筒吸煙,鼻煙正適合他們馬上吸聞,所以很快流行開來。為了使鼻煙壺堅固耐用,游牧民族多用各種玉器、金屬、骨角材料來制作。鼻煙壺以其小巧玲瓏的獨特造型、種類繁多的選材用料、精美細致的制作工藝,逐漸發展成為供人玩賞和顯示身份地位的藝術佳品。中國的鼻煙壺,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于一身,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是中外文化藝術有機融合的典型器物。
鼻煙壺的作用主要有以上兩個方面,雖然第一個鼻煙壺的作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它也豐富了我國的歷史文化,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鼻煙壺小巧玲瓏,制作精美,拿在手里把玩欣賞,別具一番滋味,怪不得會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愛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