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古紋鼻煙壺
?
景泰藍博古紋水煙壺
中國煙草博物館收藏的煙具中有一類器物,其紋飾中鼎彝爵瓶、琴棋書畫、文玩花卉隨意組合、巧妙搭配,這樣的紋飾我們一般稱為博古紋雅飾。這類圖紋雖僅是刻畫于器物表面的線條,但觀賞起來卻有博古通今之意蘊。
北宋時期,宋徽宗曾命人撰寫《宣和博古圖》一書,此書類似于現在的圖錄。當時,畫師將皇帝收藏的各代青銅器、瓷器、玉器等古物一一描繪成冊,方便人們通過圖畫來博覽鑒賞古代傳世器物,為后人考證起到一個參考作用,由此得名“博古”。此后,但凡將鼎、瓶、玉、書、漆器、家具等形狀繪制雕刻于一起的紋飾統稱“博古紋”,含博古通今、高潔清雅的美好寓意。
舊時源于文人名士的慕古風尚和文化取向,不論官宦富庶階層還是普通市民階層,都喜好借助博古怡情,標榜雅好的文化符號來表露一種不流于庸俗的思想。所以,各階層選擇帶有博古紋飾的器具來寄托情懷成了一種自然催生的需求,同時也推動了博古紋飾的興起。
清康乾時期,國家政通人和,社會經濟發達,市民文化生活豐富活躍,這也導致了普通階層對博古內涵審美需求的提升。晚明時期,雖然許多文玩器物上已經出現了博古紋飾,但數量并不是很多,形式也較為單調、隨意,更沒有一定的布局模式。所以,真正開始廣泛流行博古紋飾基調是在清代盛世初期。筆者還發現,幾乎在清朝至民國的兩百多年間的各類傳世古器物上都可見到博古紋的存在,比如罐、碗、杯、盤、筆筒、花瓶、茶具等,當然也包括了各種煙具器物。
博古紋的畫面設計主要由物件樣式、畫面布局、線條風格等元素組成。一般傳統的畫面設計采取多種器物集中排布的方式,紋飾圖案中少則描繪四五件器物,多則八九件,有的甚至達到十四五件,畫面給人的感覺是琳瑯滿目、錯落有致。煙具上的博古紋飾中常被描繪的物件包括鼎、瓶、書卷、香爐、花幾、如意、古琴、蕉葉、瑞草等,基本上都是文人喜愛的案頭珍玩、祥瑞古雅之物。其中,瓶、鼎、爐、盂、書冊、經卷等幾乎是任何博古紋圖案中必會出現的物件,而且往往是以瓶、鼎作為畫面設計的中心,寓含“萬事平(瓶)和、安定(鼎)為貴”之意。
這些流傳至今的博古紋飾煙具,雖然每件紋飾圖案有所不同,制作質量有所差別,但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匯集品。博古通今,雅逸清賞,博古紋飾曾經代表了古代文人的儒雅情懷,而今依然在激發著現代人的懷古情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