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款民國白銅素面水煙壺儲煙倉蓋內側刻有“姑蘇永興祥”字樣,手托截面為扁橢圓形,主體光滑素凈。
?
該款民國白銅素面水煙壺儲煙倉蓋呈桃心狀,手托為對稱的雙筒形,中間由三根凸出的扉棱連接。
?
該款民國白銅素面水煙壺煙嘴較一般水煙壺略長,手托為對稱的正六邊形雙筒型,中間由方形柱體連接。
中國煙草博物館收藏的白銅水煙壺藏品系列中有一部分水煙壺表面光滑素凈,即壺身上不刻一字,也不著一劃,不留任何銘印。于是,大家在研究這些藏品時引發了許多討論:有人說這是未完工的半成品水煙壺;有人認為這是成品器物,無非工藝比較簡單,藝術價值比較低而已,是商家賣給經濟條件稍差人群的實惠型水煙壺。
筆者帶著疑問查閱了一些收藏類書籍,并請教了有關專家才最后揭開了這個謎底。原來,收藏品中有一類被稱為“光貨”的藏品,很多文玩種類都有涉及,比如紫砂、陶瓷、香爐、玉石等,喜好收藏這類器物的藏家往往是想求得內心的安詳與平靜。
中國煙草博物館館藏水煙壺素器的器形有方、圓、多邊形等,仔細把玩研究后我們發現這類水煙壺的做工嚴絲合縫、器形規整,入眼舒服、入手適宜,整體上給人一種端莊純粹的“精氣神”。雖然這些光素水煙壺看似制作簡單,卻體現了工匠高超的制壺水平,尤其是器形的把握上,要依據點、線、面的黃金分割,避免多一點是過、少一點則不到位的情況。在一百多年前的技術工藝條件下,能把白銅水煙壺打造得如此精致緊密,完全是依靠當時工匠那爐火純青的手工功力。
古人選擇光素之器物,大多看中其質樸自然的本色情調,置于手中摩挲把玩,讓其在歲月的打磨下流淌出本真的光澤和肌理,也使收藏者的心中產生一種親切之感。水煙壺素器造型融方圓剛柔,線條匯曲直相濟;表身雖無一字一畫,卻能化高貴于其中;壺面雖無琺瑯釉色,卻能藏溫潤光于其間。
白銅光素水煙壺只有在不斷使用過程中才會逐漸披上厚重的包漿,顯露別有的韻味。筆者望著柜子里整齊陳列的一排排白銅水煙壺藏品,看到其在燈光的照射下散發出迷人的舊金屬光澤,感覺它們好像在靜靜地訴說著自己的前塵往事。賞玩之余,它們給予了筆者這樣的啟迪:選擇水煙壺素器的主人,其實是選擇了一種含蓄深沉的人生態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