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讓男人把玩不已,并有一定實用價值的小東西并不多。煙斗應當算做一個。煙斗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既是吸煙的一種工具,又是一種藝術品,在煙斗那簡單的線條和造型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樂趣。根據心理分析,“煙斗客”的人格特征大致表現為:冷靜、穩定、內斂、謙讓、較少焦慮。這些特征正是一個成熟男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
最原始的吸煙方式
早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南美印第安人就用玉米芯制成的煙具吸食煙葉。探險家們把“新大陸”的煙斗帶回歐洲。在16世紀歐洲上流社會,女士們享用從“新大陸”帶回的巧克力,而先生們的時尚則是煙斗。漫步世界文學長廊,從薩克雷的《名利場》到司湯達的《紅與黑》;從大仲馬的《基度山伯爵》到勞倫斯的《查太萊夫人的情人》,每翻過幾頁小說,我們都可以看到某個男主人公的手里正握著他的煙斗。
名人與煙斗
人們總是從一些小細節判斷他人,比如一根領帶,一雙襪子,或者一支筆。煙斗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在柯南?道爾的筆下,福爾摩斯的經典形象是:頭戴一頂獵鹿帽、身披件方格呢風衣,然后握著一只石楠根煙斗。對于福爾摩斯來說,煙斗就像他的放大鏡、化學試管一樣,也是他的一件偵探工具。他喜歡在煙霧籠罩下,去分析撲朔迷離的案情。所以,福爾摩斯計算時間的方式有時候以煙斗來計算,比如在接手“紅發會案”時,他就這樣對華生醫生說:“這是要抽足三斗煙才能解決的問題……”。愛因斯坦工作時,喜歡把煙絲裝滿幾只煙斗,放成一排,隨時取用。他在繚繞的煙霧中發現了推動人類文明的“相對論”,寫下了震撼世界的“E=mc”。1950年,愛因斯坦被蒙特利爾的一家煙斗俱樂部吸收為終身會員。
世界上愛好煙斗的男人,大都是一些嚴肅的、深沉的、高度理性的男人,丘吉爾在他的《二戰回憶錄》里寫道:這是我一生中值得紀念的一刻,我右邊坐著美國總統,左邊是蘇俄的主人。這一刻,即“德黑蘭會議”期間的一個夜晚,而就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丘吉爾手里握著一只結實的石楠根煙斗,斯大林那一排濃重胡須下面叼著一只巨大的棗木煙斗,羅斯福抽的是“駱駝”牌香煙,但是他把他的煙卷裝在一支長長的煙嘴里。
抽煙斗的最高境界
根據煙斗禮儀,正如一個男人至少應該有5條領帶一樣,他起碼也應該有3只煙斗。比如:需要濃一點兒的口味你可以選擇3厘米管的煙斗,需要淡一點兒的口味你不妨選擇6厘米管的煙斗;想抽溫和的維吉尼亞煙絲拿那只W.O.Larsen煙斗,想抽強勁的波瑞克煙草不妨用你的Dunhill煙斗;思考問題的時候使用那只直式的石楠根煙斗,閱讀的時候不妨換那只彎式的海泡石煙斗……
香煙不論什么場合,隨時都可以點著,而煙斗卻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需要充分的思想準備,然后心平氣和地去享受。一支8cm的煙卷,其燃燒速度大約是8分鐘左右,而一斗維吉尼亞煙絲所占用的時間,卻需要30-40分鐘。如果你無法超過30分鐘,那么對不起,你還不算一位夠資格的“煙斗客”。對于達到一定段位的資深“煙斗客”來說,用煙斗抽煙的最高境界是“不溫不火”:吸快了會燙到手和嘴,而吸慢了又可能會熄火。用煙斗需要一定的技巧、經驗和修養,在某種程度上說,用煙斗不但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感悟人生的過程。一個男人只有修煉到一定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把握好自己的煙斗。
難怪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如果天堂里沒有煙斗,我寧愿選擇地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