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煙斗展(Chicago Pipe Show)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且具有悠久歷史的國際性煙斗展,最早兩年舉辦一次,后來變為一年一次,每年的展會都會吸引全世界煙斗收藏愛好者的目光。
煙斗不僅是實用的吸煙器具,選材考究、做工精致的煙斗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在歐美,煙斗收藏已有悠久的歷史,而現在,煙斗收藏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升溫。
我在1986年開始使用煙斗抽煙。當時我剛剛讀完一本英國作家克利弗·S·劉易斯的傳記。在這本優秀的作品中,作者多次描繪劉易斯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抽煙斗的畫面。很明顯,在這本傳記中,抽煙斗是故事中至關重要的場景。在一些電影中,煙斗也隨處可見。你能想象《魔戒》中霍比特人不再拿煙斗嗎?我把這些告訴了我的太太,很快她就給我買來了第一支煙斗。這個石楠木煙斗上唯一品牌標志是“法國制造”。此后,我開始收藏各式煙斗,愛爾蘭制造的彼得森煙斗、丹麥制造的斯坦維爾煙斗、英國制造的登喜路煙斗紛紛入手,我也開始以最為認真和投入的態度來研究這項“愛好”。
一切開始于煙草在歐洲的傳播。在那里,工匠們制造了我們今天熟知的煙斗。從巴黎到莫斯科,從布拉格到哥本哈根,從克拉科夫到柏林,各種煙斗都有著優美的造型和多樣的功能。當然,各地不同的文化總能帶給當地煙斗一些與眾不同的內涵。匈牙利的朱利葉斯·維茲根據來自登喜路的靈感,用他自己的風格雕刻了祖魯煙斗。同樣是直桿煙斗,由德國科尼利厄斯·曼茨制作的煙斗無論從外觀還是手感上都與俄羅斯的謝爾蓋·艾拉羅夫制作的大相徑庭。丹麥的泰迪·克努森制作的煙斗給人一種郁金香的感覺。每個工匠都會從自己的視角來制作煙斗,而正是這每一個視角的不同帶給了煙斗不同的特點。在過去十年里,俄羅斯和波蘭見證了許多偉大煙斗制作大師的出現,他們賦予了煙斗獨特的藝術性。
如果你是一位煙斗愛好者,你可能對法國的圣·克勞德地區感興趣,這里是布魯耶爾煙斗的誕生地。傳說一位從圣·克勞德地區來的商人到阿爾及爾附近旅行,他買了一些非常輕質的、多孔的木頭,打算用來做工藝雕刻。在把這些木頭帶回圣·克勞德地區后,很快意識到它們是制作煙斗的絕佳材料。此后,圣·克勞德地區便以煙斗制作而聞名。在上世紀20~70年代,該地區的小村莊里生產的石楠木煙斗數量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多。我在上世紀90年代去過那里,看到了一堆又一堆剛剛制作好的石楠木煙斗在許多古老的建筑閣樓上擺放著。歷史上有一段時期,該地區幾乎所有建筑都曾用來存放石楠木煙斗。當圣·克勞德地區的煙斗已經轉型為使用其他方式來制造的時候,煙斗仍然是這座城鎮的象征。
愛爾蘭也有與煙斗有關的故事。當我前往都柏林拜訪時,我在彼得森原裝煙斗工廠里看到了傳統工藝迸發出的新鮮活力。讓當地人自豪的是,早在1800年他們就開始制作煙斗了。各界的贊譽讓他們的煙斗廣受喜愛,并且風靡世界。在英格蘭,我造訪了登喜路煙斗工廠,目睹了他們在制造煙斗時傾注的心血。該工廠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登喜路為了使煙斗更受歡迎,給煙斗的設計與制作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在丹麥,許多煙斗雕刻師的作品讓我更加確信煙斗不僅僅是吸煙工具,而且還具有獨特的藝術與人文價值。
自19世紀以來,歐洲和斯堪的納維亞已經深深影響了全球特別是美國的煙斗收藏。美國人非常喜愛登喜路、彼得森、庫奴維奇、依瓦森等煙斗。今天,美國的煙斗收藏者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收藏者一樣,正在努力尋找上佳的煙斗,他們甚至列出清單,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心儀的煙斗。如果恰有機會在美國參觀一個煙斗展的話,你一定要去芝加哥煙斗展會。在那里,你能看到正在努力學習煙斗雕刻藝術的美國人,以及從丹麥、俄羅斯和中國來的雕刻師。也正是在那里,不斷有新晉收藏者慕名前去,補充他們的藏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