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收藏了一只瑪瑙巧作葫蘆鼻煙壺,不僅瑪瑙材質(zhì)優(yōu)良,晶瑩剔透,似膚嫩滑,而且留皮巧雕葫蘆,圖案生動美觀,堪稱鼻煙壺中的精品。
?
該瑪瑙巧作葫蘆鼻煙壺,是利用一塊暗棕色的瑪瑙仔料隨形雕琢而成,呈不規(guī)則的上瘦下肥的橢圓形,連蓋高6.2厘米,去蓋高5.5厘米,腹部最大直徑為4.2厘米,重99克;在其一側(cè),采用浮雕技藝,留皮巧雕了兩個葫蘆,在兩個葫蘆上面,還雕了一片葫蘆葉,下面則雕了兩根葫蘆絲,葫蘆及葉和絲的顏色,均為淡黃色。這樣,色澤對比分明,葫蘆凸現(xiàn),令人賞心悅目。
葫蘆,又名匏、瓠、壺、甘瓠等,果實兩頭膨大,中間細小,像大、小兩個圓球連接在一起,形狀酷似阿拉伯?dāng)?shù)字“8”,表面光滑、堅實,古代主要作盛器使用和供觀賞,故有“酒葫蘆”、“藥葫蘆”和“寶葫蘆”之稱。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就隨身帶著一個既可盛酒又能變化無窮的“寶葫蘆”。因此,葫蘆便成為“寶物”,成為吉祥的象征。而在瑪瑙鼻煙壺上巧作葫蘆,就是寓意吉祥,大吉大利。
從明、清流傳至今的鼻煙壺來看,缺少鼻煙壺蓋的數(shù)量較多,有的鼻煙壺雖有蓋,但蓋里用來挑香料的小匙已不復(fù)存在。這是留給今人的一大遺憾。
而該瑪瑙巧作葫蘆鼻煙壺,雖是清中期的作品,但保存完好,不僅用瑪瑙雕的鼻煙壺蓋不缺,而且蓋里用象牙雕的挑香料的小匙也沒有丟失。因此,是一只很完整的鼻煙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