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里上來個銅猴猴,兵兵巴巴磕頭頭。”50歲以上的人,大概都知道這個謎語,它說的是旱煙鍋。
旱煙鍋,也叫旱煙袋,顧名思義,是抽吸旱煙時用的工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上了年紀的人,只要是吸煙者,幾乎人手一副。想抽的時候,或蹲在墻角,或坐在炕頭,或立在路旁,慢慢地從腰間拔出煙袋,然后將煙鍋伸向煙袋,在里邊搓壓一陣子,掏出滿滿一鍋煙末,摁一摁,壓一壓,然后舉起用火柴點燃,接著在站立或行走中嘶啦嘶啦地抽起來,那濃濃的煙霧隨之也跟著升騰起來,吸煙者那瞇著眼睛很享受的樣子,令人陶醉。
一副黃銅的煙鍋、木質的煙桿、玉質或瑪瑙的煙嘴,再加上煙袋桿上配套的煙鉤、扣鍋、鋼水好的火鐮和絲繡花草的煙草袋,就是一副好的旱煙鍋,同時也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假若你在路上看見一個路人,繡花煙包搭在胸前,斜插在肩的煙鍋桿子上是綠得耀眼的玉石嘴子,不用打聽,也肯定此人是個家道厚實、妻賢子孝的有福人。
每到春天,吸煙的人便開始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忙活起來,先是整地施肥,然后開始育苗、移栽、施肥、澆水、鋤草、打掐,到了秋天,就把成熟的旱煙一片一片地摘下來,曬干,捶細,過篩,裝在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容器里,一直抽到第二年秋天。
就像各行各業有自己行內的規矩一樣,用旱煙鍋也有自己的行規。比如說,旱煙鍋在沒有得到主人許可的前提下是不能隨便用的,傳說是人口中有寶,多年吸用的煙嘴會養起各式各樣的寶貝圖案,生人一用,就會使寶物消散無影,因此而忌諱生人使用。比如說,對火時,要長者的煙袋鍋在上,幼者的煙袋鍋在下,表示尊重。鍋頭對鍋頭扣好后,兩人把頭一歪,然后一呼一吸,直到借火人口鼻吐出青煙為止,且千萬不可出手握住對方的煙袋鍋脖子,因為那有卡人脖子之意,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表現。
那個時候香煙少,也消費不起,人們出門,旱煙鍋也就成了交際的工具。如想跟生人問個話,見是個吸煙者,就湊上前去,煙鍋一伸,“老哥,對個火”,就開始搭話了,假若兩個通過對火搭上話的人,你來我往互敬互讓抽完了一鍋再裝上對方一鍋的話,那多半是對了脾氣,說不準一諞就是大半天,你問啥都可以,親親熱熱好像熟人似的,且常有誤了正事之時。
旱煙鍋中的煙銹,又是民間偏方中的一寶。如果哪一位頭上或手、腳、腿上起了瘡、粉刺等什么的,大人就會找吃旱煙的要一點煙銹,拿回來涂抹在患處,以毒攻毒,就會消除。煙銹還是驅蟲、滅蟲的好藥,不過加水稀釋的程度不好掌握,沒有實踐經驗是千萬不要使用的。
如今,旱煙鍋已經很少見了,且逐漸成為了一種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