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先生家里猶如一個小型博物館。
?
各式鼻煙壺。
?
各式鼻煙壺。
走入黎先生的家,1000多只鼻煙壺、1000多個打火機、2000多枚毛主席像章、1000多個酒瓶……都會讓人忍不住驚嘆一聲,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家庭博物館”。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黎先生最為人所稱道的鼻煙壺收藏。
十多年搜尋
黎先生成了鼻煙壺收藏家
說起鼻煙壺這個物件,現代人接觸的機會少之又少了。早在十多年前,黎先生下班路上經過一個路邊的小攤兒時,一只小巧別致的小壺吸引了他的目光,拿起來仔細打量之后覺得愈發好看,“就像一件藝術品”,他在心里感嘆。那會兒,黎先生還不知道這玩意是用來干嘛的,細問之下才知道這是鼻煙壺。
打那以后,黎先生便迷上了收集這種小巧精致的鼻煙壺。但凡周末他騎上自己的摩托車就在南寧市各個大街小巷轉悠,所有的花鳥市場都走遍了,他的目光也總是停留在鼻煙壺上。“逛了好多年也買了好多年,感覺就是所有地攤上能看到的鼻煙壺被我買光了。”黎先生笑著說。
漸漸地,黎先生家里的鼻煙壺款式多了起來,地攤和花鳥市場已經不能滿足黎先生挑剔的眼光了。他愛收藏鼻煙壺的消息也在收藏圈子里傳開,一些收購古器舊貨的人主動找到黎先生,承諾幫他到周邊的市郊農村、鄉下人家那兒收購。
細細地品味
每個鼻煙壺都是袖珍藝術品
黎先生收藏的1000多只鼻煙壺中,大多數為玻璃、水晶、琥珀等半透明材料制成的鼻煙壺,其中也有比較少見的陶瓷質地鼻煙壺。“鼻煙壺每一件都是唯一的,絕對相同的鼻煙是不存在的,這也是鼻煙壺特有的魅力之一。”黎先生認為,由于鼻煙壺都是手工制造的,其后經過藝術家在上面以書法、繪畫、雕刻等方式修飾,所以每一件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別看它只有巴掌大小,但是很多繪畫是從內壁作畫的,那種工藝簡直令人驚嘆。”黎先生從柜子中取出一對大小不一的鼻煙壺,這兩只鼻煙壺壺體扁平,圖案中的每一個人物的姿態活靈活現,衣紋的運筆行云流水,背景中的房屋和樹木一筆一劃細若蚊足,卻清晰可見。黎先生介紹,這兩只鼻煙壺的內畫反映的是清明上河圖的部分畫面,畫面中人物眾多,細細品味就能發現有幾十個神態各異、表現不同活動形態的人,“簡直神了”。
收藏不為錢
只為留下傳統工藝之美
黎先生告訴記者,最初收藏鼻煙壺的時候,有些他只花了幾十元錢就買下了,如今這些鼻煙壺的市場價格,有時可達幾百元、幾千元。“但是它們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不舍得賣。”有一次,有個朋友聽聞黎先生收藏了眾多鼻煙壺特意上門拜訪,隨即看上了其中一只。朋友當場掏出錢來,央求黎先生一定要賣給他,黎先生一時之下不好推脫只好答應了,“感覺就像割了塊肉似的。”
“現代的人已經不再使用這種物件,所以它只作為一種可觀賞的工藝品存在了,我收藏的鼻煙壺以后肯定會升值,不過我也不想將它們當做商品賣掉。”黎先生覺得,這種愛好只為留下一些中國古代工藝的美,有人喜歡、有人欣賞也就滿足了。
除了鼻煙壺之外,黎先生的其余收藏品也足以讓人大飽眼福。
黎先生收藏的鼻煙壺主要是清朝流傳下來的,也有民國時期的,在一只玻璃鼻煙壺上有“民國京劇大師李世芳雅玩,民國二十年”的字樣,而另一只外部鑲嵌陶瓷的黑色鼻煙壺上則寫著“李蓮英光緒二十年”。
鼻煙壺在當時彰顯身份和地位,使用鼻煙壺的一般是達官貴人。但是在鼻煙壺寫上主人名字的在黎先生的收藏品中較少。整個柜子一打開,跟當時歷史有關的氣息撲面而來,小小的鼻煙壺上的花木、山水、美人、飛禽走獸……閑暇之余細細品味,確實別有情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