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鞭曬干后,李朝剛老人開始打磨表面。小孫女偎在身邊,幫爺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硬鐵絲燒紅后伸進竹鞭里,竹節便可打通,這是關鍵的一步。
打磨銅皮,然后制作出造型各異的圖案。
對煙桿頭進行全面修飾,有時還添加些輔材,這是整個煙桿是否精美的重要環節。
老人說,做一根小的煙桿需要一天的時間,做一根大的則要六七天,他現在年齡大了,做得越來越慢。
制作好的煙桿擺在一起,像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每逢趕集,老人就會去集上出售煙桿。
有一些老人會上門來買。兩位老人一起談論煙桿趣聞,能聊上大半天。
家住重慶市黔江濯水鎮的84歲老人李朝剛,人稱“煙桿老人”。他用竹鞭(竹子長在地下的細長的莖)等制作的銅包煙桿在當地堪稱一絕。
?
李朝剛的父親在世時是位能工巧匠。從小耳濡目染,李朝剛漸漸學會了一些制作技藝。而與銅包煙桿結緣,與他不服輸的性格有很大關系。李朝剛說,十幾歲的時候,有人拿著一根制作粗糙的銅包煙桿在自己面前炫耀,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做出一根漂亮的銅包煙桿讓人看看。經過琢磨,他花了幾天時間,一根漂亮的銅包煙桿就完成了。讓他沒想到的是,自此開始銅包煙桿伴隨他走過了60多個春秋。
?
李朝剛制作的銅包煙桿由煙桿嘴、煙桿柄、煙桿頭三部分組成。煙桿嘴是煙桿入嘴的部分,煙桿柄連接煙桿頭和煙桿嘴,煙桿頭是裝煙草的部分。銅包煙桿制作工序復雜,要選取竹鞭靠近根部的部位,曬干后打好眼,再對竹鞭根部用銅皮包裹裝飾。做一根小的銅包煙桿需要一整天的時間,而做一根大的銅包煙桿,少則要三四天,多則要六七天。
?
“在災荒年,我制作的銅包煙桿救了一家六口人的命。”李朝剛說,當年,他帶著自己制作的銅包煙桿,和一家老小逃荒到湖北咸豐,他的銅包煙桿被一些人看中,一根銅包煙桿能換10斤大米。李朝剛靠自己的手藝,讓一家人度過了困難的歲月。
?
讓李朝剛驕傲的是,現在他的銅包煙桿不愁銷路,每個月能帶給他1000多元的收入。但他也有自己的擔心——如今,用銅包煙桿的人越來越少,以后這門手藝會不會也將消失?李朝剛將手藝傳授給了小兒子。“不圖他們靠這掙錢,就盼著他們把這手藝傳下去。”李朝剛說。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