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有點特別,高考延期舉行,卻依然阻擋不住我們的熱血。在這高考前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十年前,也是奮斗在高考考場上的追夢少年。
如果說我的青春里的高光時刻是什么,那就是高考;青春里的至暗時刻是什么,是為高考壓力下的無數個挑燈夜戰和失眠之夜。
我記得,高中第一次期末考試,我的數學是54分,滿分150分。作為曾經班級第一、數學強項的我,真的難以接受。糟糕的是我即使努力,伴隨的還是多次的五十幾分的數學成績。我變得害怕和討厭數學,有的時候明明會做的題也會在考場上一片空白,也成為我高中時代的心里陰影。坐在我后座每天打游戲、睡覺的男生,數學幾乎每次能考到滿分,有次他對我說:“瞎蒙都不止你這點分數。”
在那一刻,自卑感占據了我的內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而噩夢也就此開始,經常在夢里遇到做數學題,急的、哭的從夢里醒來。在多次這樣的情況后,我竟然患上了失眠癥,每天在床上躺到凌晨三點都睡不著,要靠精神藥物或室友的安慰入睡。
我問我媽媽,我是不是太笨了,這么努力也沒有用。她鼓勵我說,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你應該從最簡單的做起。
既然我沒有他們的數學天賦,那我就放棄試卷最后一道難題,只做基礎題。既然考試大綱就是數學課本,那我就只做課本的題目,我拿著數學課本公式一遍又一遍的背,例題一遍又一遍的做。那些黃岡題、拓展題等通通被我擱置在一邊,因為不會做的難題只會讓我信心遭受打擊。我也發現試卷的80%的題目基本跟課本例題套路是一樣的。
高考時,我的數學成績114分,沒有更多奇跡,但也足夠我的一點一滴的不斷努力。我的水平也正常發揮,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一所一本的財經大學。
高考的最終目標就是僅僅把我們送上理想中的大學嗎?遠遠不止,它對我們人生有著太重要的影響了。
它讓我意識到,方法比努力重要。每個人是不同的,就像有的人聽一遍數學題就全會做,而我卻無法摸透。我只能找準自己的方法,從基礎做起,放平自己的心態,才能走穩自己的路。
它讓我明白到,心態決定一切。在經歷無數個失眠夜后,我忽然覺得自己不應該再逃避和畏懼,更不應該被它影響我的生活。我應該用自己的方法戰勝失眠。我每天早上圍著校園的山頭跑三、四公里,晚上睡不著就寫下心情日記、勵志語錄來療愈自己。在這種至暗時刻,讓我學會自我激勵、自我探索、自我治愈。
如今步入社會,在平凡的崗位做著平凡的事情,但依然用自己的方法和心態一直努力著。我懷念為高考奮斗的時光,倒不如說是感恩那個曾經奮斗的少年的我,那個平凡的女孩如何對抗壓力,如何破繭成蝶追逐自己的夢想。就像剛剛落下的《創造營》畢業歌中唱的:“迎著明天的風沙,有太多孤單無人回響,一起躍入人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為高考加油,為乘風破浪的少年,也為自己,加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