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不久,南面的天空烏云壓來,感覺雨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沒要多大工夫,天色頓暗,一陣狂風之后,瓢潑大雨就下來了,沒等人回過神來,馬路就成了河流,許多車輛被困在了地下通道里,我所乘坐的公交車只能靠邊停下,本該到站下車的乘客,此時也不敢下去,雨水如注,即便帶了雨傘也無濟于事,公交車是最好的避雨港。
我看著路旁高樓里,有人站在自己家窗戶處,有的站在家里陽臺上向下看著道路上的情景,這么悠哉地在家里,真是令人羨慕。此時此刻,城市里沒有了道路,有的只是“河流”,說是看海就是“海”,說是看湖就是“湖”。公交車里的十幾位乘客,議論著外面的狀況,感慨因什么事耽誤了回家,要不早就到家了。可能對于多數人而言,在這種狀況下,在心煩意亂時,在困頓時,念的是家,家里的人,家里的沙發,家里的床,還有熱騰騰的茶,飄香的飯菜。家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詮釋。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不是愛上了這座城,是因愛上了這座城里的一個人。”換句話講,不是愛上了那個小區和那棟樓還有那套房子,是因為,這個小區,這棟樓,這套房子里,有愛的人,有牽掛的人,這就是家。每在傍晚時分,我喜歡看著在外面奔飛了一天的鳥兒,各個都飛回了自己的巢穴,絕對不會進錯門,尤其在鄉下,這種情景最溫暖,一天的嘰嘰喳喳,在天黑之時又嘰嘰喳喳地站在房沿邊,呼喚伙伴回家,瓦下,屋頂的縫隙就是它們的愛巢,彼此梳理一下羽毛便鉆進窩里,勞累了一天,相互依偎著進入夢鄉。
一年夏天,隨攝影協會到福建采風,回來時,我與一老哥哥沒有跟隨隊伍一塊返回,而是去了廈門鼓浪嶼,在鼓浪嶼返市區時,出了碼頭,路過一座高架橋,橋底離地面也就三米多的樣子,我們倆聽到了幼鳥的叫聲,抬頭看去,橋梁底部的凹槽有幾窩燕子,每窩相隔幾十公分遠,一只老燕子回來,全體小燕子閉著眼張著黃色的嘴叫著,凹槽和窩基本是一模一樣的,老燕子卻不會喂錯孩子,知道哪一個是它的家,哪一種聲音是它的孩子發出的。
因酒店退房是12點,所乘的飛機在晚上,時間還早,我們倆一想,在哪里都是個等,不如就在這里拍拍燕子,橋下又涼快,我到附近的商店買了點吃食,兩個人就這樣看著燕子,吃著午飯。到了下午兩點來鐘,小燕子也吃飽了,兩只老燕子分別飛了回來,臥在窩的兩邊,將三只小燕子圍在中間。雖然如此,老燕子非常地警覺,稍有響聲便伸頭四周巡視。看著這些,我感慨道,這就是家,就是溫暖的窩,燕子如此,人又何嘗不是。
家是我們歇息的地方,是享受情的地方,是我們走了千里萬里要回來的地方,就跟那些鳥兒一樣,嘰嘰喳喳了一天,傍晚回到窩里。我們在外面工作了一天,下班了,乘公交,乘地鐵,開著車向著一個方向而去,這便是心念的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