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說:“做男人并不是什么輕而易舉的事。”
年輕時,血氣方剛,初生牛犢不怕虎,只想照著自己的性子活。
想笑就笑,想鬧就鬧,率性而為,自由又灑脫。
而隨著年齡漸長,經歷過一些人事,遭受過一些挫磨,慢慢改變了心境。
人也變得沉穩鎮定起來。
有人說,男人成熟的樣子,看著都心疼。非也。
不再抱有虛無縹緲的指望,不再貪戀浮于表面的裝點,不再被恐懼和憤怒支配。
走向成熟的男人,才是收獲驕傲的時刻。
人生真正的精彩,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是從你“失去”的那一刻開始。
很久以前,和一個朋友吃飯。
等上菜的間隙,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哪個瞬間,覺得自己很可憐?
有人跟帖說:在各項資料的“緊急聯系人”那一欄,沒有人可以填,一直都是填自己。
我不禁看向對面的朋友。
他也是孤身一人在遠離家鄉的城市打拼,創業前去應聘時填寫履歷表,“緊急聯系人”只有自己。
其實朋友大學畢業時,父母為他在家鄉的政府部門安排好了職位。
可是,他不愿過那種被打點好的生活,選擇留在這座舉目無親的城市里。每天風里來雨里去,跑過業務員、管過工地、睡過地下室。
也賠過錢、受過騙、失過業。在獨立謀生的闖蕩中,一點一點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將自己的根在這座城市里深深地扎了下去。
在孤絕的境地里,一個人活成千軍萬馬。
我把這個帖子告訴他,他笑笑說:
“我不覺得自己可憐。不抱希望的好處就是,我能夠沒有退路地全力以赴。”
猶太學者本雅明也曾說:“只因沒有希望,希望才給予我們。”
很多時候,在生活的賽場上,家人與朋友只能充當我們的“啦啦隊”,為我們加油鼓勁,至于能不能跑完全程,則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
指望別人,你就輸了。
經歷得越多就越發現,人生所有的泥濘,都得靠自己單槍匹馬地去趟。趟過去,你就活成了一座山。
近來,常有人說:“人到了一定歲數,自己就得是那個屋檐,再也無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幼年時,我們依靠父母的庇護躲風避雨。 往后,我們得要成為最結實的屋檐,撐起自己和家人頭頂的那片天。
所謂成熟,就是接受了“無人可依”,還能“獨自成軍”。要知道,拿到手的一切,都是自己給的,才能底氣十足。
座右銘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的羅永浩,現在頻繁出現在直播間。
看到一代精神偶像為斗米折腰,難免讓人心有戚戚焉。
粉絲留言道:“羅老師,我一直當你是偶像,我想問你,你對現在的自己失望嗎?我心中的老羅不應該是一個主播。”
羅永浩在微博上回應:
“失望?怎么會?我在想盡各種辦法賺錢還債啊,做主播賺的又不是臟錢。我對自己很佩服,肅然起敬的那種……有些人認為網紅主播沒有手機公司老板牛,手機公司老板沒有憤青知識分子牛,這些都是他們主觀感受,跟我沒關系……我還年輕,充滿無限,還有很多可能。”
字里行間,仍是那個彪悍的老羅。
被現實打敗但永遠不會倒下,被千萬人嘲諷但絕不逃避責任,放下身段丟開臉面,也要憑本事賺錢還債。
一如郭德綱所說,“人活著要用心,不用臉”。年初疫情爆發后,各個行業遭受重創。
我們在此時,見到了許多人。
攜程創始人梁建章,cosplay各種古裝造型,轉戰多地直播不停;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經歷首秀翻車僅十多天,又再度出擊;
更毋提在朋友圈賣內褲的蘇寧副總裁。
年輕時,我們以為人活著,最要緊的是體面。
塵世里摔打一番后,我更信了任正非的那句話:“面子都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
一個外賣小哥說:“我本來是軟件工程師,以前挺瞧不起送外賣的,但現在沒辦法啊,一家人要吃飯的。”
成年人不是不要面子,而是懂得什么時候該把面子放下了。生活總要過下去。放開體面的身段,只為扛起肩上的責任。
能放下面子去賺錢養家的成年人,才能活成里子,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所謂成熟,就是從坦然面對“丟臉”開始。
畢竟,只有先掙來了里子,才是真的有面子。
曾經有人問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過去這么多年里,最讓你難過的事情是什么?”
蔡崇信思路清晰地分析這個提問,“你是問難過的事,還是難處理的事?好像沒什么難過的事,只是經歷了一些難處理的事……”
仔細琢磨這句話:
沒有什么難過的,也沒有可抱怨的,所有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只能面對,最多是難處理而已。
正如著名產品經理人梁寧所說:“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操作系統。”
面對危難時刻的情緒控制能力,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實力,也是他處事的格局。
你能控制多大的脾氣,就能扛住多大的難,也就能成多大的事。
《菜根譚》里有句話:“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心有靜氣,危機四伏下,方能定得住心神,穩得住八方。
很多人說,成長是將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因為,人不能活成一團情緒啊。
你看那些成功的人,都是一路上扔掉了委屈的人。
他們的心里有一個強大的垃圾處理器,將外界的的陰暗憤懣統統壓碎化解,不在靈魂內藏污納垢,也不積壓易燃易爆的危險心態,故而能夠自控,保持陽光健康的面貌。
成年人吶,什么情緒什么命。
雖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調整好情緒,很多擾亂心智的事就會消弭于無形。黑夜前行,不妨抬頭觀漫天繁星。
風雨如晦,那就享受“一蓑煙雨任平生”。身處低谷,亦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心由境轉,境由心生。
所謂成熟,就是不陷于各種激情、煩惱和恐懼之中。妥善安放好情緒,人生自在掌控。
有人說,成年后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成熟,一種是老去。
何謂成熟? 孔子有言: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對自己30歲以后生命歷程的總結,也是后人所一致認為,人生不同階段應達到的理想狀態。
其實,成熟在心,不在歲。
少不更事時,將人脈當依仗,將排場當實力,任由嗔怨怒似火花飛濺,還標榜是性情中人。
后來在歲月中行走,打磨日久才明白,我們要學會用減法過日子了。
人生最難,莫過于取舍。
舍去依靠,才能發揮自己天生所具有的生長能力;
放下臉面,拂去浮華,就會看到更強大豐盛的自己;
收拾好心情,不傷人,也不自傷,冷靜清醒的人更能過好這一生。
不賴于人情、不困于表面、不亂于情緒,正是一個成熟男子的活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