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21世紀網編輯整理 雪茄是新錢向老錢致敬的道具。
再好的雪茄都有一個尾巴—這句話并不是雪茄迷們愛聊的話題,而是經濟學家喜歡說的故事。這讓人聯想起股神巴菲特著名的Cigar Butt Investing投資法。意即快燒完的雪茄尾巴,扔在地上估計也會被路過的拾荒者或煙癮嚴重者撿起來抽上一兩口,但是它們的價值也就是這樣。雖然股神也覺得雪茄的尾巴不是特別有價值的東西,但他也承認,有時候愛煙者和“雪茄癖”對雪茄的喜好能到達癡迷的程度。這讓人不禁想問,男人們對雪茄為何有如此執著的偏好?
和威士忌不同,雪茄既讓人聯想到革命豪情,又外帶著紳士風度。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雪茄不僅讓人聯想起格瓦拉叼著它的光輝形象,還能讓人聯想起華爾街敲鐘畫面以及人們談論“第幾輪的投資”的場景。
如何選擇一支合適的雪茄?和所有新貴愛喝一口比自己女朋友都要老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一樣,雪茄暢銷的基本條件就是要夠老。如同國人迷信白胡子老中醫一樣,他們在選擇雪茄時,年份也是第一要素。
其次,雪茄的粗細也有講究。人人都迷戀R制煙廠出品的丘吉爾雪茄(Churchill)的巨大型號,但這種雪茄并不是各種菜鳥可以把玩的。大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年丘吉爾先生在二戰勝利之后的1946年攜家眷前往古巴的夏拿灣訪問,途中依舊不會忘記造訪他摯愛的R制煙廠,丘吉爾熱衷于他家出品的七寸長大雪茄。在此之前雪茄廠勢利地稱此款雪茄為Clemenceau,它取名自法國前首腦、人稱法蘭西之虎的喬治·克列孟(Georges Clemenceau)。但是丘翁到訪后,R制煙廠立刻改口稱此款為“丘吉爾(Churchill)”,世故的丘吉爾哈哈大笑說:“Cuba will always be on my lips”。因為喜愛雪茄,丘吉爾免費為古巴做了一個廣告。馬克吐溫和丘吉爾一樣嗜好雪茄,他辛辣的諷刺和抨擊反吸煙者:“沒有任何可以彌補的小過錯的人,我一點也不信任他們!”愛煙者幾乎可以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視為“吸煙的同盟國領袖”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打敗了“不吸煙的軸心國領袖”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東條英機。當然煙斗也是男人的特權,連小熊維尼的作者A.A.Milne也認為,口叼煙斗,便清清楚楚、毫無疑問地表示你是個男人!
古巴一年生產1.6億支雪茄,形成了年產值10億美元的巨大產業。這些數據讓我覺得這個世界熱愛生活的男人還是很多的。徐志摩說 “燃灰白似雪,煙卷狀如茄”。如果說雪茄是快活和逍遙的代表,那么一只合適粗細的雪茄就是愛煙者的權杖。西方人說30歲的人就抽環徑30的雪茄,50歲的人就抽環徑50的雪茄。但我卻覺得,如果抽煙人個頭比較瘦小,卻咬著一根丘吉爾型號的雪茄,會讓人擔心他的嘴會受不了。在選擇雪茄的過程中,除了留意雪茄的環形之外,還要注意的就是雪茄被“養”的情況。雪茄老炮們奉行的養雪茄原則講究“兩個70”:濕度70%,溫度華氏70度(約合21攝氏度)。
一根好的、經過保養的雪茄,是應該摸上去比較結實,再捏一捏會有彈性的雪茄。如果你拿到一只如同柴火,已近乎風干的雪茄,就會立刻明白“滋潤”是一件多么令人賞心悅目的事。另外,在抽雪茄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一些方法方式,例如千萬別在飯前享用粗胖型的雪茄,因為這樣會沖淡食欲。所以,雪茄老炮們喜歡在飯前來一根迷你型的雪茄,在飽餐之后再來一根風格比較濃烈的Robusto,最后配上一杯甜甜的缽酒或白蘭地,選擇一張寬大厚實的沙發,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私人空間里享受和雪茄親密接觸的機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