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有一群朋友,差不多每個月大家就要聚會一次,我們在一起情同手足,以兄弟姐妹相稱,常常共享著各自的喜怒哀樂。
有一次,在我們每月一聚的朋友見面會上,趙姐出了一上聯:“羨慕嫉妒恨”,讓大家對下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宋兄和我,因為在平日里,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們在這群朋友中相對要“有才”一些。我們也在努力的思考,我首先想到 “迷戀崇拜愛”。不過,我沒有貿然開口,因為,我還在思考:羨慕和嫉妒看起來好像是一對反義詞,后面還要加個“恨”,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對子。這個對子不僅強化了中心詞“嫉妒”的表達效果,還包含了嫉妒的結構層次的遞進。“羨慕嫉妒恨”,五個字,蘊含著豐富的內容。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羨慕。這種把近義詞反復疊加,又緊湊、復沓的形式,表達鮮明、強烈的情感,實在是太夸張了。我若對“迷戀崇拜愛”,雖然也強化了中心詞“崇拜”的表達效果,包含了崇拜的結構層次的遞進,愛源于崇拜,崇拜源于迷戀。但可惜迷戀和崇拜顯然不是一對反義詞,與上聯相比不是那么工整。
沒想到,還未等我開口,好朋友文姐卻沖口而出:“快樂幸福愛”。此對一出,全場震驚,大家熱烈地鼓掌。我也立刻打消了將心中所想的對子說出來的想法。因為,從意境上來說,“快樂幸福愛”的確是高。雖然也不工整,但卻是真實地表達了“幸福常在,怨恨一時”之境界。我打心里贊同文姐說對的這個意境。
接下來又有朋友對了“寂寞空虛冷”,有朋友對了“愛情恒久遠”、“天才白癡笨”……但最終,大家一致公認還是文姐那個對得最好。我們分析了一下,文姐能這么快,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對出這句“快樂幸福愛”絕非偶然,主要與她健康、快樂、善良、博愛的性格有關。正是因為她的心中有愛,所以她滿眼是愛。
就像我曾經讀到過的一個關于蘇軾和佛印的故事一樣。故事中,才子蘇軾和高僧佛印經常一起打坐參禪,蘇軾自恃才高,常常欺負佛印,而佛印乃得道高僧,也不與蘇軾一般見識。一天,二人又相聚打坐參禪,蘇軾又起了捉弄之心,問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你像尊佛。”蘇軾聽后大笑,對佛印說:“我卻看你坐在那兒就像一攤牛糞。”佛印雖然吃了啞巴虧,但也不辯駁繼續參禪。蘇軾回家后向蘇小妹炫耀此事,蘇小妹冷笑道:“就你這悟性還參禪,參禪最講究的是見心見性,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里有什么?”于是便有了“蘇軾一言師成屎,小妹一語兄知理,人生百事誰體驗,心中有佛佛常在”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我們常常會感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抱怨生活的艱辛,痛恨小人的得志,憤慨世俗的偏見……我們總認為別人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其實,這正說明我們心里還缺少寬容,缺少愛,所以我們才會一味的苛責別人,一味的要求別人。我們從沒有想過,在別人眼里的我們又是什么樣子,別人又會怎樣看我們。我們心中的 “羨慕嫉妒恨”、“寂寞空虛冷”……通通皆是因為我們的心中缺乏愛啊!
心中有佛佛常在,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做人多一份真誠,多一份坦蕩,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我們就會收獲一份好心情,收獲更多的真誠和快樂,健康和幸福。
如果人人都像文姐一樣,心中有愛,滿眼是愛,帶著愛的眼光去審視這個世界,去包容、去理解,那么,苦惱、迷茫、爭執、浮躁會在我們平靜的心態中慢慢逝去。我們的愛就能包容大千世界,融化堅冰,化解矛盾,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抹去心理陰影……愛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絢爛多彩!
用心感受一下,我們一定能感受來自身邊溫暖的關懷、默默的支持、溫馨的愛,把愛裝進生命的行囊,帶著愛行走在我們的人生之路,那么,當走到生命之路的盡頭時,我們便會發現,這愛溫暖了我們一路,這愛豐富了我們一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