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朋友當你闖紅燈沒有被抓拍是否感到很慶幸?是否因為超速駕車未發生交通事故而沾沾自喜?是否因為酒后沒有被交警發現而蒙混過關?是否因酒后駕車卻逃避了交警檢查而洋洋得意?你的每一次出行是否都是“旗開得勝”“死里逃生”……?
雖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是一條交通廣告提示語,相信駕駛員都已經耳熟能詳,記憶猶新,或者說對每個駕駛員來說都心知肚明。可是,仍有一些駕駛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喝了一點酒,依然照就開車,也不知這有多么危險。今天是全國交通安全日,借這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奉勸“酒鬼們”幾句反思。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雖然這是民間的一句俗語,但其是有一定道理的,試想,一個人經常在河邊走路哪有鞋子不沾泥帶水呢?如果引入到交通安全上,意義真有點恰如其分。一個駕駛員無論技術在怎么好,一旦喝了酒是絕對不能開車的,有人說我只喝了一點酒,沒有問題,或者說上次也是喝了一點酒,照樣開車還是沒有出事,諸不知,開車與酒的厲害關系。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酒,血液中酒精濃度在0.02至0.049之間的司機,發生致命車禍的風險比沒喝酒的司機增加了3-5倍;當血液中酒精濃度升高至0.05-0.079時,發生致命車禍的風險比沒喝酒的司機增加6-17倍。因此,對于一個駕駛員而言,僥幸的心理或者不良的習慣、喝酒開車,都是造成交通事故、車毀人亡的必然結果。由此可見,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再從飲酒對駕駛員的影響,喝過酒的人都知道,喝酒后總覺得判斷能力、觸覺能力、視覺能力、操作能力都比平時不喝酒差,視覺敏銳度下降、注意力降低、反應能力下降,而且情緒很容易激動,可想而知,這對駕駛員來說,開車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喝得不多,腦子很清醒,諸不知,由于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的下降,而事故往往就發生在一瞬間,也許活生生的生命也在一瞬間不復存在,后果的傷害、危及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所以,駕駛員沒有理由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沒有理由要去這樣做,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更不要拿別人的生命當兒戲。
2016年12月2日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第五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為“社會協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希望所有好朋友不勸開車的親人和朋友喝酒,為了家庭和諧,提醒并監督自己家人和朋友“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做一名遵紀守法、傳遞交通文明的“好司機”。
尊愛生命,讓酒鬼們別在“上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